第七章、精髓中精髓(修行篇) ——#天道酬善不酬奸;世道信智不信愚# 1、百科讲:修行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xiū xíng,一指修养德行;二指美好的品行;三指操行;四指遵行;五指出家学佛或学道;六指行善积德。出自《庄子·大宗师》:“彼何人者邪?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成玄英疏:“彼二人情事难识,修己德行,无有礼仪,而忘外形骸”。 无论是科学还是佛学,最终或是最高的目标都直指人生智慧,所以谁也无法排斥谁,讲排斥就是无知,就是谬误。 2、修行就是要放下贪婪的欲望,放下抱怨、嫉恨的情绪,接纳为善向上的思想,使人类生存和幸福这一伟大目标植根于心灵深处,让造福他人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依此而行,无论谁个,不成功,便成仁。 3、切切实实地为身边的人造福,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修行,才称得上实实在在地做好自己。而真正的得道高人,则懂得为苦难者开示,能真心实意地为大众指示远方,让他们通往幸福的彼岸。 4、因为共产主义的愿景就是天下大同,和谐共生!一个真正信仰共产主义的人,他会把“茫茫苍宇即为家,鲜活生命即家人。”视为人生的最高信念。这样的人才真正算得上得道的高人。 5、有怨气,有怒色,就离大智慧还有或长或短的距离。而无怨无悔地做好自己,造福他人,才有机会距离大智慧和福气更近一步! 6、善良是最高的智慧,慈悲是最好的武器。修心向善,慈悲做人,是人性最正确最光辉的选择。放下私欲,不贪名利,是一切智慧的起点,是全部人格魅力的根源。而造福他人,则是一切荣誉和幸福的源泉。 7、我不相信因缘,但我相信付出;我不相信时间,但我相信劳动。种善因,得善果;读诗书,增智慧。 8、与人交往,要看他的品行和智慧,而不是以其出生和地位论尊卑喜好;做事断事,不能因为亲情和友情而背离良知,要就事论事,实事求是。正所谓在亲情和利益面前,要先讲公理正义。凡是从事社会公职的人员,都应该坚守这种思想,秉持这种理念。 9、人生在世,不管我们身处高位还是低位,都不妨细细品味一下“为善向上,求进务实!”这一八字语录。都应该坚信:“天道酬善不酬奸;世道信智不信愚!”的理念。 10、思想主宰命运。而心是思想的发源地。所以说:修行莫大于修心。心善则念正;心慈则人和;心智则事圆。愿我们放下妄念,放下贪欲,放下烦恼,修得善心,保留慈心,成就智心,拥有爱心,享受欢心。 11、“不要等到阳光照见你,你要主动地走到阳光下;不要指望别人正视你,你要主动地引起别人正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