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大馍馍勾起的乡愁
罗友能
今天从兴贤街理发店出来,说起这个理发店,还有一段乡愁的故事,自发廊一开,过去的“代帐铺”即退出了历史舞台,过去理发店的修面亦不复存在了。而我不知什么原因,对过去理发店的修面,情有独钟,总想找回在理发的同时把鬍子一齐刮了的那种感觉,兴贤街这家理发店就可以提供这一服务。说到修面,又使我想起了过去理发剪洗、修面完后还有一道工艺——梳背。梳背是理发师用剃刀从颈椎到背心颤抖着的刀,只用万分之一接触皮肤直往下颤抖,使人有异想不到的舒服感,可这一技艺早已失传。失传的原因,据说一是难学;二是解放以后,不提倡让人太感舒服的享受,说那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是为老爷们服务的。
言归正传,今天在理发店理完发出来,我竟发现,就在理发店的隔壁有一家卖粽子的小摊上竟摆放着我儿时最爱吃的大馍馍,也叫枕头馍馍。儿时每年春节,母亲除包汤圆、蒸叶耳粑(也叫菜叶馍馍)就是蒸大馍馍,大馍馍用一种比粽叶宽大的棕叶,把用石磨推好的糯米粉包扎成枕头状,然后放在锅里煮,煮好后,捞出锅凉冷,再放入水缸浸泡(大概是因为那时没有冰箱的原因吧)。到过了大年初一后,母亲就会把大馍馍从水缸里捞出,剥去包皮,把大馍馍切成一片一片放在锅里煎,当把一片一片的大馍馍煎至发黄,再挨次放在锅边。再在锅的中心渗水加入红糖,盖上锅盖,煮十几二十分钟,待红糖全化了,再把锅边的大馍馍铲到熬化了的红糖中,反复铲匀,再铲到碗里,端到桌上。啊!大馍馍色味俱佳、香甜无比。一家人围坐一起,那无比温馨,无限的乡愁顿时涌上心头,到现在,想起这一幕幕早已过去了的情景,也不禁让人热泪盈眶。当然,与其说是对大馍馍的向往,其实是我对我母亲的思念。真是剪不断的乡愁,每逢佳节倍思亲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