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340|评论: 14

[转帖] 生不动了!生育大市2020年出生人口明显下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8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些公布了2020年出生人口数据的“生育大市”,显露出生育乏力的迹象。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1-2-28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2017年温州户籍人口出生率达到15.1‰(以下未标明均为户籍人口),当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2.43‰。但是,温州的人口出生率在2018年、2019年连续下滑。温州市健康妇幼指导中心公布的2020年温州市医院出生人口数据显示,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温州58家助产机构出生73230人,比2019年同期减少19.01%。

  一位人口问题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自医院的出生数据,是所有出生数据中误差最小的。“因为新生儿出生之后不一定会马上上户籍,但是一般都要在医院出生。”

  和温州类似的还有安徽合肥,以及广东潮州、阳江等,这些城市的出生率此前一直都较高,但2020年出现明显下滑。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人口学者黄文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造成城市生育率下跌的因素主要有三个:育龄妇女减少、两孩政策影响消退、新冠肺炎疫情,其中疫情是短期影响。“生育率下跌是全国性的,不是说此前生育率高的地方就不跌,大趋势就是这样。”

  生育乏力

  2020年,已经公布出生人口的城市数据显示,生育率基本上是下降。

  其中,一些出生率此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以上的“生育大市”,也遭遇出生人口普遍下滑的局面。

  部分生育大市近年来出生率


  数据来源:统计公报、统计年鉴、公开信息

  除了温州之外,潮州也是众所周知的“生育大市”。2017年潮州出生人数46297人,出生率为16.85‰,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潮州的出生率下降也非常快,2018年潮州出生人数37318人,出生率为13.54‰。2019年潮州出生人数32322人,比上年减少4996人,出生率为11.72‰。

  这一数字到2020年继续下跌。潮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统计,潮州市2019年活产儿30158个,2020年活产儿25764个,出生人口出现负增长。具体计算显示,潮州2020年活产儿数量同比下降了14.56%。

  生育率快速下跌的还有合肥。根据合肥2017年统计公报,当年合肥全年人口出生率19.76‰,比上年上升3.49个千分点。这一出生率的上升明显受到二孩效应的影响。但到了2020年,在二孩效应消退后,根据合肥的“十三五”成就巡礼第七场新闻发布会上的数据,2020年统计年度全市出生人口7.93万人,人口出生率10.03‰。

  阳江的出生率在2020年直接跌穿10‰。2017年,阳江人口出生率15.12‰。根据阳江日报公布的阳江市2020年统计公报摘要,阳江2020年全年出生人口24612人,出生率9.53‰。

  还有广州,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广州户籍出生人口20.10万人,出生率22.7‰。但是,今年年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党委书记夏慧敏指出,广州在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次年全市活产数达到历史峰值29.08万,2018年开始活产数逐年回落,2020年迅速回落至19.55万,较2017年下降了近10万,达到近10年来最低水平。

  此外,潍坊市卫健委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市出生34139人,其中一孩12779人,二孩19354人。2019年1-6月,潍坊市出生46009人,2020年和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25.8%。

  根据统计年鉴,2017年,潍坊的出生率达到17.34‰,这一高出生率也是受到二孩效应的影响。根据公报,2017年潍坊出生157391人,增长68.9%,其中一孩38674人,下降23.3%;二孩113071人,增长20.6%。

  可以看出,生育大市很多受到二孩效应影响明显,在此前有一波生育率“冲高”趋势,但回落也非常迅速。

  黄文政指出,全国都受到二孩效应消退的影响,但2020年还有一个特殊的影响——疫情。因为很多计划2020年结婚的,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将结婚日期推迟。另外,计划2020年生小孩的家庭,也可能会因疫情影响改变计划。

  “疫情是一个比较暂时性的影响,这个影响到今年或者明年就已经缓解,所以这两年的生育率有可能出现部分反弹。但是,因为疫情缓解而带来的生育率反弹,能否补偿生育率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我觉得补偿不了。”黄文政说。

  兄妹数“代际下跌”

  目前,很多生育大市的整体年龄结构较为年轻,这可以从较高的自然增长率中看出来。

  以合肥为例,2019年,合肥自然增长率8.27‰,尽管仍然较前一年出现下降,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的3.34‰。

  虽然这些“生育大市”较其他城市在人口竞赛中有更大的优势,但出生人口的“代际下滑”仍成为普遍现象。

  家在潮汕地区的张云(化名)表示,她的爷爷奶奶辈的兄弟姐妹普遍有7个以上,父母一辈的兄弟姐妹3到6个,到她这一辈一般2个左右。

  在潮汕人彭玲看来,潮汕地区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年轻人思想逐渐紧跟潮流,以前可能会追求生男孩或者两个男孩,现在持有这一观念的年轻人在减少。她的姐姐是“90后”,就计划“只生两个好”,男女都可以。

  潮汕地区教育观念的改变,也明显提升了养育成本。“以前很多人辍学打工,父母也不强求,小学、初中都可以在当地公办学校上学,上补习班的也很少,教育支出比较少。现在的父母就不一样,开始注重孩子教育,小孩子一定要学一门技艺,到暑假寒假也会给孩子报补习班。”彭玲说。

  黄文政指出,从出生人口看,上世纪90年代初的出生人口,比90年代末出生人口大幅减少,这使处于20-30岁的生育高峰期的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很明显。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80后”20-29岁这一年龄段的女性人口大约为1.1358亿,当年的“90后”在10-19岁,这一年龄段女性人口为8262.5万,较“80后”有明显减少。

  此外,部分“生育大市”还需要面临年轻人口外流的局面,这也使当地“生不动”了。

  张云说,从潮汕地区走向珠三角地区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都把家安在城市里。“我的表哥表姐多是‘90后’,都没留在家乡,能到一线城市打工的基本都出去了,在外面读大学的毕业后也在当地发展,在当地结婚生子。以舅舅家为例,几个表哥和表姐毕业后分别到广州、深圳工作定居,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2-28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不是生娃养老的年代了,这个年代孩子不啃老就已经谢天谢地了,现在这个年代已经不是给口饭饿不死李行的年代,教育费,保姆费,吃穿玩,房贷,车贷,柴米油盐!一对夫妻养四个老人,老人还没有义务带孩子,养孩子还得有一个人没法上班,请问那为什么还要生那么多?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2-28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生二胎的活着多胎的好好想一想,第一经济能力允许不、第二身体条件允许不、第三有人帮你带孩子不。这三点都允许,你生个十个八个都没问题。要是满足不了这些条件,还是想想算了吧

发表于 2021-2-28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区房买不起,生了又是和孩子一年见不到几次的结果,买得起学区房,结果上下班时间和上学放学时间还是错开的,加上各种补习费用,简直废掉,一胎已经够受,二胎更加难

发表于 2021-2-28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归根结底还是房价和养娃成本太高了,生了根本养不起

发表于 2021-2-28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又不需要养儿防老,而是养儿影响现有生活质量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年轻人养一个娃都难,谁还敢多生?

 楼主| 发表于 2021-2-28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体钞 发表于 2021-2-28 11:59
  已经不是生娃养老的年代了,这个年代孩子不啃老就已经谢天谢地了,现在这个年代已经不是给口饭饿不死李 ...

 楼主| 发表于 2021-2-28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体钞 发表于 2021-2-28 12:02
  想生二胎的活着多胎的好好想一想,第一经济能力允许不、第二身体条件允许不、第三有人帮你带孩子不。这 ...

发表于 2021-2-28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口基数巨大,每年新增人口相当世界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中国94%的人生活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人口密度过大造成医疗、教育、住房和能源、粮食等诸多社会问题。出生率下降不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么?为什么有些人如丧考妣?

 楼主| 发表于 2021-3-1 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草书 发表于 2021-2-28 15:50
  学区房买不起,生了又是和孩子一年见不到几次的结果,买得起学区房,结果上下班时间和上学放学时间还是 ...

 楼主| 发表于 2021-3-1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草书 发表于 2021-2-28 15:51
归根结底还是房价和养娃成本太高了,生了根本养不起

dxp

发表于 2021-3-1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养娃成本太高,再加生活成本,光这两项就黑死小年轻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