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的翁帆,为何还对98岁的杨振宁死心塌地!看了杨教授的“收入”,你就明白了……
2004年,当82岁的杨振宁宣布与28岁的翁帆结婚时,他们的“忘年恋”便一直引发人们的关注和热议。
许多人拿东坡居士打趣“词人”张先的诗作来调侃他们的“老少配”: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人们热衷从他们身上找到这种巨大的反差,好来印证这场相差54岁的“忘年恋”的荒诞。许多人说翁帆是个“心机婊”,贪图杨教授身上的名利与光环。
其实从公开资料来看,杨教授年收入并不算太高,100多万,这和明星片酬比起来,只是九牛一毛。虽然杨振宁教授有着上百万的年收入,但他没有拿过一分钱,而是将这笔钱全部捐给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用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在准备回国后,杨教授便卖掉了自己在美国的豪华住宅,卖房子的钱款悉数捐给了清华大学。这些年来,他用自己的影响力,为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筹集了近2亿美元的科研经费。
如今杨振宁教授已经98岁了,翁帆也从青年步入了中年,他们不被看好的婚姻,已经携手走过了17年,每当别人问起翁帆,到底喜欢杨教授什么时,她都会说:喜欢他的品行、才华和修养。
很讨厌那些拿着键盘乱喷的人,而杨振宁教授可以说是这些年,被喷的最“惨”的人。除了娶年轻媳妇,被喷的最多就是:年轻时,没有像钱学森、邓稼先一样回到祖国,还加入了美国国籍,耄耋之年走不动路了,就想起回国养老圈钱了。
其实解放时,杨振宁教授不回来是有原因的,当时爆发的朝鲜战争,使得美国禁止获得博士学位的华人回国。并且当时他的岳父杜聿明身份尴尬,倘若他回来,很难不受到冲击。
据说钱学森的贴身警卫员,曾经问过钱老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杨振宁没有回国?钱老告诉他:是国家要他留在国外,他在国外的作用远比国内大。
的确,杨振宁教授从事的理论物理研究,对当时的“两弹一星”研发并没有实际作用,而当时的中国,也没有条件支撑他的物理理论研究,回国不但没有用武之地,还会影响他的学术理论研究,与其这样,还不如把他留在美国。
想想,如果当时杨振宁回了国,世界上就不会有“宇称不守恒”、“杨-米尔斯理论”和“规范场论”了,这对于人类科学来说将是多么重大的损失。
杨教授加入美国国籍,据说是因为台湾的蒋利用他的中华民国国籍,强行将他选为民国研究院的院士,并且扣押了他的岳母曹秀清,想用威逼利诱的方式,把他逼到台湾去。
结果杨振宁的岳母设计,假意去美国说服女婿,一去不复返,才成功逃离台湾。1964年,为了摆脱蒋的控制,也为了更好的去别的国家交流访学,杨振宁才选择了加入美国国籍。
他曾在诺贝尔奖的颁奖贺宴上说:“假如今天有人问我,你觉得你这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这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改变了中国人自觉不如人的心理作用。”
这样的人,你能说他不爱自己的祖国吗?2003年,杨教授回清华大学定居,后来他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当时很多人骂他:一把年纪,回国圈钱来了。
说这些话的人不想一下,像他这样的泰斗大师,还用得着圈钱吗?不知道有多少国家朝思暮想,恨不得当大神供着。
早在2000年,《自然》期刊评选人类千年历史最伟大的二十位物理学家,杨振宁是唯一在世的那位。
当我们骂杨教授回国养老,“摘桃子”的时候,他参与建设了60多个顶级物理实验室。当我们骂他回国养老的时候,80多岁的他正亲自在实验室做研究。他以清华大学的名义发表SCI论文30多篇,将冷原子、凝聚态物理科研水平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年……
杨振宁教授是目前仍然在世的物理学家当中,唯一一位可以和爱因斯坦相媲美的物理学家。
为什么直到现在国内仍然低估他在物理学上的地位,因为国内能看懂他研究方向的人数只有三位数。
杨振宁在世界物理学家“英雄榜”中的地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不能了解的,他是真正为世界为国家做过杰出贡献的人,应该受到尊敬。
若干年后,他对人类科学的贡献依旧会留存在历史长河中,和这样一位大师生活在同一时代,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而不是浅薄的误解、侮辱。
要知道这样有能力的人,世界也没几位。所以翁帆女士喜欢他是有原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