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仁寿的教育质量是领跑整个眉山的,特别是一说到仁寿一中,绝对都是竖起大拇指,当年还没像现在流行跨区域读高中的时候,就有其他县的朋友打听要把子女送仁寿一中读书,说仁寿一中教学质量好。
但是感觉大概是从零零年左右开始,仁寿,特别是一中校就陆陆续续有老师外流到眉山、成都一些地方,仁寿教育的名气也慢慢大不如前,尤其是最近这些年,清华、北大一个都没有,似乎只有靠总人数来当眉山第一。而且,同样面对优生外流,以前的“小弟”眉中,却感觉实力是越来越强,发展越来越好。作为仁寿人,我都想问仁寿教育怎么了?什么时候能恢复往日的辉煌?
前段时间,听一个朋友说他儿子进了仁寿一中南校区的强基班,问了一下才知道这是仁寿的一个新措施,在全县初三学生选100名学生组建强基班,而且还要安排县外招生名额,引进优质生源。最终效果怎么样还要继续等待,不过好歹也看到有振兴的意思了。
回过头来想了想,过去十多年好像仁寿教育基本也算是稳步前进,没有啥新举动。直到最近几年搞了个集团化办学,办了像文同学校这种,说是“两自一包、绩效管理”办学模式的改革试点校,还引进了成都外国语学校。
举动很多,但是我个人不禁有疑问,这对振兴仁寿教育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呢?
集团化办学之前宣传得很凶,感觉除了提法很新颖,但具体好像也没看到啥明显反响;而文同这种模式,听城区有老师说同样是公家办的学校,同样是教书,但是因为它的模式不一样,里面的老师收入都比城区其他同类学校老师高得多,直接是讲年薪多少万,感觉这会不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学校老师的积极性,仁寿教育光靠文同怕也不行吧;引进成都外国语学校,可以说引名校建分校这也是这几年很多地方的思路了,是借壳生蛋还是带来优质教育资源且不说,最直接的就是可以推动周边房地产开发,当然如果引进了能够留住一些仁寿优秀学生也是不错的,但反过来就是不知道如果成都外国语学校这个招牌在仁寿打响了,会不会反过来影响仁寿一中呢,到时候私立更香公立不愿问津?
退回去一二十年,仁寿还能吸引点外地优质生源,但目前,也不是悲观,不管是仁寿一中的强基班、还是文同学校的模式,甚至是引进的外国语学校,要想吸引外地优质生源进仁寿基本算是不可能了,可以说能够把县内的学生留住都算不错了,毕竟随着仁寿一中光辉不再,连锁反应自然出现,有实力的想发设法都要跑出去。反观眉中的东坡班,不仅招东坡区的优生,还要抢周边的生源,身边都有朋友的子女之前都有去考东坡班的,仁寿人舍弃仁寿自己家乡的学校去选择邻居的学校,想想都有点悲哀。
再对比仁寿最大的竞争对手东坡区,除了有引私立学校,好像也没整出其他啥新动作了。但单看这几年高考,如果仔细去分析一下参加考试的学生人数和考上的人数,以及成绩全市前几名的人数,你就会发现东坡区的代表眉中的实力不容小瞧,而仁寿的代表仁寿一中的实力真是滑的不是点吧点,像去年,彭山都还出了个理科全市第一,不是说其他区县就不能行,而是感觉在我们那个时候,不管全市前十还是二十,仁寿应该是要占绝大多数的。
可以说,对比邻居东坡,仁寿教育这几年搞的花样还是多的,但却没能让仁寿教育恢复过去的辉煌,至少目前没有看到明显的效果。想到这,就不禁觉得如果招式用了很多都不见效,还不如回归本心,把我们自己现有的学校做好,自己强才是真的强,做好以仁寿一中为代表的高中学校,还有众多的初中、小学,正如那句网路名言: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
作为仁寿人,仁寿教育、仁寿一中和黑龙滩一样,都是我们引以为豪的骄傲,但是现在的仁寿教育真是让人想说爱不容易,也看到我们的政府领导在想办法振兴教育,也真心希望仁寿教育能早日恢复过去的荣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