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向导”:师生之间应该是友好合作的关系
2018《中国教师报》发起大讨论:教师到底是什么?经过各地教师积极参与讨论,绝大多数教师得出共识: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向导。
再后来的许多讲话中,都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从字面分析:向导=引路人。“向导”是通俗的话,常见于口语,有一种职业为游客做“导游”,属于“服务行业”。
“引路人”多用于文字,虽然与“向导”含义相同,也可以置换,但多在书面用语中,有形而上的意思,也可尊称“精神导师”,有“高大上”的气氛。所以,我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向导”,“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向导”,教师理应为学生自主主动学习探索和批判继承知识热情服务。也支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的说法,师生之间应该是友好合作的关系。
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是有尊严的平等的生命。作为高级动物的会学习和劳动的人类,具有独立自主相互协作意识的主观能动性。这种自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力和特点,有别于其他生物的独立自主性就叫做主体性。
所以,人是地球上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不能把接受教育的学生当做没有主观能动性的物体,不能当做自己可以按照自己愿望或者指令随意加工的材料,把自己美化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或者说成美化世界的“园丁”,要把青少年加工成为任何集团或者个人使用的“驯服工具”或者"武器“,都是不符合人类“主体性”的悖谬的行为。
类人猿在群体的长期的协作生产劳动中,养成了互助友爱和实事求是的人的社会属性,这才完成了人之为人的社会属性的根本转变,摆脱了动物世界的血腥的尔虞我诈的弱肉强食丛林法则。每个人自从出生,从家庭到社会从哺育抚养到自理、自立、自治的成长过程,都应该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既独立自主自觉又互助友爱的协作过程,包括婴幼儿青少年学习时期,随着身体的发育意识的健全主体性的觉醒和能力日益发展,其“自理自立自治”和“互助友爱团结”的意识和能力同步养成,成为把握个人命运实现生存理想推动社会进步的健康力量和幸福人生。
正是基于劳动史观的这一认识,在长期教育实践和探索中,我们认识到家庭、学校和社会是青少年教育成长的环境条件,在学校教育过程,作为先生的教师应该尊重青少年作为人的“主体性”,了解受教育的青少年的个性和共性,既培养优良共性又要发现和照顾每个人的个性,积极促进其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也就是说,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引路人,在学生自主主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包括人自身)的过程中,发挥向导服务的作用,以避免在批判学习间接知识和探索思考结合实践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失误以至于陷入误区造成损失。由此产生新的现代教育指导思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向导”,1988-1992组织了“向导教学法”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