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532|评论: 0

南充世阳镇人韩士英:明朝南京兵部尚书,督师戚继光抗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1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充世阳镇马兰沟村有一座山叫龙凤山,山梁上有阁老坟,山下马兰沟楼房湾有一处韩氏祠遗迹,2018年9月,新修的韩氏宗祠竣工。这里,在明朝中期出了一个著名的韩姓人物——明嘉靖年间的南京兵部尚书韩士英。
韩氏宗祠后山半腰的阁老坟前,新塑了韩士英的戎装像。黄勇 摄
韩士英曾督师名将戚继光抗倭
据韩氏家谱记载,韩士英的先祖是南宋宋理宗时的大将韩世富,凤州河池县(今陕西凤县)人,以行军镇抚使领兵平蜀,定居在顺庆府相如县琴台村(今南充市高坪区江陵镇韩家沟村石子溪)。
成化22年(1487),韩士英出生在琴台村。韩士英几岁时,因为家族人口繁衍昌盛,他的祖父和父亲移居到了马家沟(今南充市嘉陵区世阳镇马兰沟村)。
韩士英,字廷延,号石溪,自幼天资聪颖,博览群书,勤习武艺。
正德5年(1510),韩士英在乡试考中举人。正德10年(1515),韩士英赴京考试,考中进士,任礼部主事。
嘉靖年间,韩士英受命领兵部尚书衔,督师抗倭名将戚继光,转战沿海一带,将入侵倭寇驱逐出境。
奏捷回师时,嘉靖帝御赐韩士英战袍玉带,并亲书“宫保尚书”匾额,令四川巡抚张士佩派人送往韩士英家乡悬挂,以彰功德。
韩士英生性刚烈,与权相严嵩政见不合,在官场很不顺心。嘉靖35年(1556),韩士英请求退休,没被批准。
第二年,韩士英奉命前往河间府视察,途中再次请辞,嘉靖帝这才批准。
新建的韩氏宗祠。黄勇 摄
韩士英去世后,48副棺材同时出殡
以南京兵部尚书身份退休的韩士英,回到家乡后,在马家沟故居举办了盛大的七十寿宴,当地名士、亲友和他的门生们都来祝贺。
他的门生、“嘉靖八才子”之一的任瀚为他写了《韩石溪七十寿序》,说他虽然70岁了,但“气力强健,寒暑颜色不老,目炅炅相射,发须强半黑,齿牙坚密若编贝,步上下山谷,轻捷过丁壮人”。
新都状元杨慎也送来一幅《跋韩石溪所藏九都图》,祝贺韩士英七十大寿。
闲居故里后,韩士英经常与同时期从官场退下的嘉靖进士、礼部尚书陈以勤,吏部主事任瀚以及刘豫章等人一道,在顺庆府大东街口的茶楼聚会品茶,在魁星楼行酒吟诗。他们聚会品茶的地方,后来被称为四贵坊。
隆庆6年(1572),韩士英在老家去世,享年86岁。
据说,韩士英去世后,为防止坟墓被盗,在为他出丧时,家人准备了48副棺材同时朝四面八方出殡,使得韩士英究竟葬于何地,一度成谜。
经韩士英的后人考证,韩士英葬在世阳镇马兰沟村龙凤山的阁老坟群中。
2015年,世阳镇对埋有韩士英及母亲何氏的阁老坟进行了维修。
新建的韩氏宗祠堂内,巨大的“家”字引人注目。黄勇 摄
新建韩氏宗祠2018年9月竣工
2018年12月18日,封面新闻记者来到韩士英故里——南充市嘉陵区世阳镇马兰沟村。
在原来的韩氏祠基址上,一座新建的韩氏宗祠气势恢宏地矗立在眼前。这座韩氏宗祠由韩氏家族集资修建,2018年9月竣工,记者看到,庆祝宗祠竣工的红色条幅还挂在宗祠上,宗祠门边还有施工用的简易木梯。宗祠虽然竣工了,但内外装修还在继续。
韩氏族人介绍,原来的韩氏祠曾占地数十亩,依地势而建,分6级台阶布局,气势宏伟,十分壮观。
走进新建的韩氏宗祠,在右边墙脚,堆放着一些老建筑构件等。其中,有一块被做成木门的残缺木匾,上面写着“世笃忠”3个字。这块木匾上的字其实为“世笃忠贞”4个字,为皇帝赐给韩士英的。
可惜在韩氏后裔手里,被做成了木门,而且少了一个“贞”字,“世”字也不全。韩氏族人说,准备找人将这块匾复原出来。
出韩氏宗祠,沿着山路走到半山腰,就是著名的阁老坟。此前为韩士英塑的半身像,已经被一座泛着金铜色的全身戎装塑像所替代。
现存留下来的遗迹,有韩士英故里碑牌,陈以勤写的韩士英传记石碑,任瀚赠韩士英的诗石碑,石人、石马、青狮、白象、石龟、石鳖和阁老坟、牌坊林等。
韩士英回到故里后,写了一首诗,被刻在阁老坟前的石碑上,读来耐人寻味:“援萝直上小方石,乾坤池水流高滴。环观烽烟叠千万,坐对仙岭仅咫尺。春风此时能醒酒,客子何人解吹笛。夕阳古道联镳归,明日西山已陈迹。”
如今,在世阳镇2万多人口中,韩姓占了40%,是该镇第二大姓。韩士英的后人主要集中在马兰沟村、河上沟村一带。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