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城 (县委宣传部提供)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部署安排,以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主动担当的责任感,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形成了共同富裕的青川样本,绘就了全面小康的青川篇章。
一、全面开启脱贫攻坚伟大征程,以最坚定的决心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人民福祉、事关执政基础、事关大国形象。青川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极重灾区,属盆周山区、革命老区,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摆脱贫困作为青川发展的头等大事,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对全县人民的庄严承诺,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奋力夺取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新胜利。
勇于“早”行动,率先从灾后重建走向脱贫奔康。青川一直在脱贫攻坚路上探索前行,先后开展“八七”扶贫攻坚、十年扶贫开发等多轮扶贫行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结束后,迅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推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上来,2011年率先启动第一轮特困村建设,充分借鉴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集中力量办大事”和“一省帮一重灾县”的经验做法,在贫困程度最深的14个村展开三年集中攻坚行动。通过多年接续奋斗,全县城乡环境优美宜居,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国内外游客接待量逐年递增;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家家通连户路;经济规模逐年扩大,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探索出了一套贫困山区精准脱贫奔康的解决方案,受到国务院扶贫办充分肯定,为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敢于“克”难关,稳步从贫困大县走向脱贫摘帽。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举全县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决定》,确定2018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2020年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充分表明青川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迈进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全面开启新时代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征程。累计投入资金15.47亿元,着力解决全县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问题,全县新建(改建)道路3837公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旧房改造5000余户,发展特色产业带动2万余名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这些务实举措增强了群众幸福感、满意度。2018年青川高质量通过脱贫摘帽验收,2019年4月四川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截止2020年10月底,全县累计脱贫9809户30339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01%。
善于“优”发展,乘势从全面脱贫走向全面小康。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在于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和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青川充分用好脱贫攻坚势能,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深入开展项目投资“大比武”,主动对接国家、省重点投向和政策机遇,谋划储备并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增速居广元市第一名。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形成,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经验在全省交流发言。现代服务业势头强劲,实物商品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文化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森林覆盖率73.77%,空气质量排名连续36个月稳居川东北34县(市区)第一名,白龙湖水质长期保持国家Ⅰ类标准。如今的青川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城镇品质不断提升,美丽乡村更加宜居,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青川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地解决。青川的发展实现脱胎换骨、华丽转身,这些发展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奋力推动脱贫攻坚探索创新,以最制宜的措施迸发出发展活力动力
青川县三锅镇青石村养心庄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潘志明 摄)
党中央决定开展脱贫攻坚战伊始,就明确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青川县委县政府承担起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从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地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情出发,在推进中求实效,在创新中谋突破,着力探索出脱贫攻坚的青川路径。
落实“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方略,在精准上下足功夫。做到精准识别,探索推行“五步两公示一公告”识别程序,坚持“四比四优先”原则,严格“六不纳入”政策,通过“看问访评查比审”七字法,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动态识别。做到精准施策,坚持“一户一套帮扶措施、一户一本脱贫台账”,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实行产业培育扶持和就业帮扶;对居住地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贫困群众,以易地搬迁实现脱贫解困;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脱贫的,全部纳入兜底保障;对因自然灾害致贫的,落实专项资金,增派帮扶力量。做到精准帮扶,组建了79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派出260名第一书记、79名农技员、6251名帮扶干部,长期驻扎基层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协同省市帮扶部门下沉一线、精准结对帮扶。做到精准见效,采取“责任制+清单制”方式,建立问题整改台账,逐一销号落实,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坚决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美好乡村蝶变。青川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 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推动乡村由美丽走向富裕。创新实施旅游扶贫,建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建成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青川发展全域旅游助力脱贫攻坚获2019年度中国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十佳案例奖。深入实施消费扶贫,精心打造青川黑木耳、七佛贡茶等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成四川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做响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品牌;青川依托丰富的优质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探索实施电商扶贫“4+1”模式,建成100个农村电商服务网点,直接带动1.8万农户参与发展关联产业,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2015年成功争取到两大国家级电商项目,2020年青川再次被纳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入驻国家“832”平台扶贫产品812个,累计销售额7099万元,产品数量和销售额居四川省第一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广元市第一名。围绕名优茶叶、绿色山珍等6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村特色产业园和户办产业微庭园,通过产业扶贫直接带动贫困群众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遵循“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路径,提升自我发展动能。青川把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作为根本举措,引导贫困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新风正气。着力推动贫困群众技能提升,精准建立9400余户1.6万余名贫困劳动者实名制数据库,整合资源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实现转移就业2.53万人次。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全县90%以上贫困村建成文明村,涌现出各级各类道德模范130余人,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245名,“志愿行·小康梦”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国“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推行“道德积分”,建立以“十个好”定期评比、“十颗星”量化积分、“两公示”积分亮晒为主要内容的家庭道德积分激励机制,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全面凝聚脱贫攻坚蓬勃力量,以最广泛的动员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青川县“白叶一号”茶苗受捐现场(县委宣传部供图)
脱贫攻坚是共产主义理想在新时代的伟大探索和实践,蕴含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诉求。全社会动员成为脱贫攻坚的显著特征,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制度优势。青川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国全省全市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离不开贫困群众的衷心拥护,谱写了新时代全社会共命运、共奋斗的壮丽凯歌。
发挥对口帮扶的力量,创新协作发展机制。东西部扶贫协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大举措。从1996年开始,浙江对口帮助四川广元、南充;“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浙江对口援建青川县;灾后重建结束后,浙江启动十年长效帮扶机制;2018年党中央启动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青川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创新实施吴兴—青川“十大工程”帮扶项目81个、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68个,投入资金8.08亿元,惠及贫困群众3.3万人。2018年10月,“白叶一号”茶苗落户青川。“白叶一号”茶苗是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载体,是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行动,青川始终坚持以群众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基地减贫、创新“飞地”带贫、实行长效分红等机制,着力构建起更紧密、更有效的利益联结。在国扶办和浙川两省各级领导关心帮助下,“白叶一号”茶苗长势良好。2020年3月,首批白茶苗成功试采试制,5月22日,全国人大代表、青川女孩徐萍把小茶包带进人民大会堂,向代表、委员讲述先富帮后富的“白叶一号”故事,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四川新闻、四川日报、浙江日报等重头报道。预计到2023年盛产期,年利润可达750万元,将带动9个乡镇18个村663户户均增收4300元以上。
发挥贫困群众的力量,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摆脱贫困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业、社会的事业,更是贫困群众自己的事业。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不断开创更美好的明天。姚渡镇青元村贫困户王培贵积极投身黄羊养殖,几年下来羊群规模达到了200只,2017年实现家庭人均纯收入9550元,作为脱贫标兵,他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提供帮助,带动更多村民发起“羊财”,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奋进奖。七佛乡芙蓉村村民罗传树2015年被检查出股骨坏死,落下终身残疾,在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曾埋怨命运不公平的罗传树摒弃自暴自弃想法,利用多年的制茶技艺开始二次创业,流转300余亩废旧茶园发展茶产业,在自己成功脱贫的同时,带动10余名残疾人创业致富,成为广元市优秀创业代表。脑瘫患者王裕箱努力掌握电商本领,开设圆梦山珍网店,走上电商致富路,完成了从丑小鸭到金凤凰的蜕变。扶志让贫困群众充满生活激情,扶智让贫困群众掌握生产生活技能,一大批脱贫模范在青川涌现出来,引导着更多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发展,激发出更强的致富动力。
发挥党员干部的力量,打造攻坚克难堡垒。青川建立“五大作战”体系,落实“四个责任”。县级领导挂帅出征,主动担任20个乡镇脱贫攻坚“总指挥”,5000余名党员干部连心结亲贫困户,宣传党的政策,谋划帮扶举措,落实惠民政策。79个帮扶单位同79个贫困村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建立党组织书记帮带制度,举办青川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切实提升他们的脱贫攻坚履职能力。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青川连续两年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和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先进县,脱贫攻坚“五个一”考核获得好等次,17个集体、33名第一书记、22名驻村工作队员获得省市表扬。
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铸就勠力同心篇章。脱贫攻坚伟大实践表明,中国的贫困治理正由直接贫困救济走向全面社会福利,昭示着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青川的一批优秀创业者和企业家积极投身到这场伟大的战役中。赵海伶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成立“海伶山珍”,成为青川农村电商创业第一人,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电商+物流”的运营模式,与4000多个农户合作销售产品,为100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老人提供就业岗位,带动1500余名贫困群众增收脱贫。除了带动家乡乡亲脱贫,还采用直播带货方式帮助延安、遵义、通江等革命老区贫困群众销售产品。先后荣获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和全国五四奖章等多项荣誉,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荣登乡村振兴彩车接受全国人民检阅。王淑娟海外留学后返乡打造“念初心”蜂产品品牌,辐射带动487户蜂农,发展蜂群2.8万余箱,建成3个中蜂繁育基地、18个中蜂养殖基地,成为阿里巴巴美国上市敲钟女孩。周鑫成立青川翊瑞公司,通过三资入股等方式,帮助4个乡镇14个贫困村建设羊肚菌、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基地,带动493户、1252人脱贫。
不论是先进地区带动后发地区,还是先富群众带动贫困群众,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强大号召力、动员力,一幕幕脱贫攻坚篇章的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先进个人,蕴含着一个个生动的中国故事,让发展潮流不可阻挡,让历史进程滚滚向前。
四、科学把握脱贫攻坚衔接基点,以更美好的蓝图推动乡村振兴再出发
青川县蒿溪回族乡茶叶园(沈若飞 摄)
当前,全国正进入脱贫攻坚后时代,如期实现全面脱贫,成为更高层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青川提早谋划、科学布局,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转换乡村振兴发展方位。以更严要求、更高标准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持续提升农民收入,围绕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大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大力推行订单式、托管式、代养式、股份式、车间式经营,全面推广“四保四分红”利益联结模式,实现小农户与经营主体在产业链上分工合作、利益共享。切实解决相对贫困,加大对基础设施较差、相对贫困人口较多、贫困现象突出地区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健全完善城乡电商站点、物流货运、集贸中心等功能,资助相对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发展产业。加强返贫阻击,构建“预警—收集—分级—阻击—提能—销号”的动态监测防控体系,因人因户制定帮扶补短措施。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底。持续推动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基础条件。如今广平高速建设如火如荼,青剑高速已纳入省高网规划,山地轨道交通、白龙湖跨湖大桥正在纳入“十四五”规划盘子。在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研究中,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发展、对外开放、区域协作等重大平台,规划实施一批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力争将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一批重大储备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引导资金优先投向农村,撬动社会资本投向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升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效率,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和资金平衡机制。
聚焦乡村全面振兴,统筹五大振兴再上台阶。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以更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产业兴农,加快构建现代特色农业“6+3”产业体系,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延链发展,重点扶持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依托特色农业、田园风光、特色民居等资源,大力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突出人才助农,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培训力度,壮大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等技术队伍,扶持培育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村电商人、产业发展带头人和非遗传承人。突出文化育农,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广大农村形成勤俭持家、勤劳致富、感恩奋进的社会风尚,积极培育乡贤文化。突出生态惠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认真落实河(湖)长制,继续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川”青川行动,抓好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推进区域内白龙江、青竹江生态廊道建设,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青川部分)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领先示范效应的熊猫名片。突出党建强农,坚持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构建乡村组织、骨干支撑、服务管理、三治融合、作用发挥、责任保证“六大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青川将推动扶贫工作重心从攻坚绝对贫困转向解决相对贫困,扶贫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把青川打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地。(作者 四川省青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