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身边的同事、朋友们都在议论目前房价无止境地飙升而带来的困惑。大家共同的看法是:房价飙升,是通货膨胀因素?还是中国已经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指出,85%的家庭没有购买住宅的能力。
是的,在成都,90%的人买不起商品房。据我了解,在成都买得起商品房的,除了向父母伸手要钱的“啃老族”外,买得起房的就要算公务员、银行职员、保险公司职员、医生、学校老师、中外合资企业员工、央企职工、经商人员、私营老板等。在成都,有很多居民还住在50、60年代的老房子里面,这群人中,绝大多数都是退休职工,每月在社保领取800元到1300元不等的收入,这样的收入在当社会基本上不会挨饿,叫这些低收入的人群去购买商品房,不是估到公鸡下蛋又是什么?他们住新房唯一的希望就是等待旧城改造,或房地产商看中他们这块居住地。
成都的房价一涨再涨,之所以目前成都的商品房好卖,一是要感谢政府的政策好——凡在成都市区域内购买一套70平方米以上面积的商品房,可解决全家人户口。也就是说在成都市购了房,二级和三级城市的人和农村人口立马可变为大城市人口了;二是要感谢各主流媒体长年累月不遗余力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真正起到了舆论导向作用。
1.24万平方公里的成都市却多达1200余万人口,几乎可与北京、上海特大城市比美了;目前成都市机动车辆数仅低于北京、上海两特大城市。相信不久房价也将追上北京、上海。成都市交通不畅、人口繁杂密集也有了最好的解释。目前,在成都市购房的人群中,75%都是外来人口,“农村包围城市”到现在也很实用。
要想遏制房价,关键还是政府的政策、土地的转让价是关键。如果真要遏制房价,政府办法多多,要想让你一夜之间沦为穷光蛋,一纸红头文件就可搞定。关键是不是真要遏制房价的飙升?或者说是不是真正要让老百姓都买得起房?这些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政府而不是房产商,也不是市场。
从房价上看,中国已经不再是发展中国家了,这一点在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上已经展示得再明白不过。美国气候变化特使托德.•斯特恩表示:“我想其它国家不会把公共资金拨给中国,美国肯定不会,我们打算把公共资金拨给那些最需要的国家”。凡是联合国成员国都清楚,只有发展中国家才可以得到“应对气候资金。”
中国,请不要忘记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不是一个发达国家,人均收入还停留在1800美元左右,房价虚高和无止境地飙升说明中国的通货膨胀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中国,醒醒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