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15|评论: 0

[散文随笔] 激励我们往事的点滴 禺草号汉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9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幼时记忆里,依稀记得那年家母和外婆上北京,我闹着要去而没去成之事,事后方知,是为北京“莱园”一事,专程上京找董必武而行。
外婆和家母进京后就住在董家,解放初期五外婆白婉茹好像就住那。五外公范熙绩是董老的故友,大革命时期,董老在汉的资产,全部委托在汉担任“江汉工程局长”的五外公变卖的,五外公将变卖之钱送往延安及帮忙保存。
听外婆说,老友见面分外高兴,她还夸董老记性真好!连竟几十年前外婆住新成里最后一排(里弄),随后因需要搬至坤厚里;一天赵朴初睡在床上抽烟,不时大舅手脚快,差点酿成火灾......其细节董老均记得很清楚。并为外公过早离世(1938年)而惋惜。在谈起外公为“三角联盟”所抵押“莱园”房产一事,董老诚恳说道:“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还很困难,现‘莱园’已做它用,等您下次带来范熙壬入党证明材料再说......”随即给外婆三百万元(解放初一万及一元)。哪知又双叒叕运动不断,不久家父因鸣放,在党委扩大会上给领导提意见打成极右,“莱园”一事就此搁置。
汉口大轰炸时,暂存边家江仓库中的资料和诸多古籍善本一道被毁,手中仅有事后家母从图书馆找到的各类报纸,如:《益世报》1927年4月24日刊登范熙壬入CP(共产党)。
在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将李大钊介绍老师入党,和老师救学生的那段回忆拿出来,告诫后人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
1927年初春,有人向李大钊家推荐了一名勤杂工,李大钊发现此人常东张西望,而且鬼头鬼脑,第二天就把他打发走了。哪知此人就是当局派来的暗探。张作霖当局知道李大钊的确切地址后,加紧了反革命的部署,故局势越来越严峻,为此,李大钊也做了充分准备,他托人买了两支手枪,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并烧毁了身边的一些绝密文件。
此时张作霖奉军改称“安国军”,又派人买通时任公使团团长的荷兰公使欧登科,并与英、法等国公使积极交涉,得到签订《辛丑条约》国公使的默许,这样他的安国军”就随时进入东交民巷,还可以执法进行搜捕。据4月7日北平《晨报》报道:“搜查苏联使馆已获荷兰公使等谅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下,安国军京师警察厅300多名军警、宪兵、侦探,全副武装,身佩红线作为标记,于1927年4月6日上午11点30分入东交民巷,其头目坐镇荷兰使馆指挥。他们首先各路把持各路口,违背“万国公约”进入苏联大使馆及旧俄兵营内进行大肆搜捕。随即李大钊夫妇及子女被捕,同时还羁押数十人,其中有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人士。当年称李大钊案“党案”。为此,范熙壬与好友章士钊、杨度等连日外出奔走,按照司法程序,设法营救李大钊。全国知名的25所大学校长也紧急联名集会,商如何营救李大钊,一致呼吁此案移交法院,按照法律程序来办理。强大的舆论压力和社会各界大力营救呼吁下,张作霖虽感害怕,但仍拒绝举行公开审判。拖时间,以便搜集李大钊策划“暴动”的证据这年4月中旬,张作霖特地把身边的“俄国通”张国忱召来整理“党案”的系列文件。张国忱到北京后,先成立起“搜查苏联阴谋文件编译会”,并将其分为两个组,每组各5人,张任第一组组长。两组人员日夜加班翻译,没能发现组织暴动计划和苏联准备出兵的重要信息这使张作霖大失所望,命令部下对其言行逼供。李大钊受审时“精神甚为焕发,态度极为镇静。张作霖见硬的不行,又来软的,特派其亲信、奉军参谋长杨宇霆,企图以同乡身份用高官厚禄收买,同样遭到了李大钊的严辞痛斥。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这样写道:“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
范熙壬得知这一消息后,连续两次探访杨宇霆未果,便于1927年4月9日夜给杨宇霆写了一封——《致杨邻葛督军书》,情理交融地劝其“消弭内争,协力对外”,不要重蹈张耳与陈余“同胞相残”的覆辙。
张学良、杨宇霆看了范熙壬的信后,均请求张作霖赦免李大钊。在范熙壬等社会贤达的斡旋下,北洋政府也曾派梁士诒、杨度、罗文干面见张作霖,主张将东交民巷事件中所逮捕的人“移交法庭”处理。当时奉系军阀内部也有人认为:“所逮捕者为文人非军政人员。虽密赤化,颠覆国体但无大碍。唯文人与军人不并论……不可高压,阻碍北方形势挺而走险。”张作霖也曾一度动摇。
哪知,奉系“三不知将军”张宗昌从山东前线拍来一封电报,谓李大钊是北方“赤党祸根”,“巨魁不除,北京终久险”。张作霖这才下达处死令。走过场的“会审”自4月28日上午11点开始,不到70分钟,就宣判李大钊等20人处以死刑。下午1点,李大钊等人被分押6辆囚车,荷枪实弹士兵押解到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李大钊大义凛然地面对这架德制绞刑架,他身着棉袍,镇定自若地在镜头前留了最后的一张照片,第一个从容登上了绞刑架慷慨就义。
  与此同时张国忱军警,苏联驻华使馆”中搜出中共党内文件其中4月24日刊载于北京《益世报》之《官方续布党案文件目录》透露了“介绍范熙壬C?P(中共之英文缩写)函一件”及“范熙壬加入共产党”等消息。幸而在各报公刊行布前,范熙壬得到时任驻日公使的老友汪荣宝密报,方离京避难。
  范熙壬晚年归隐故里时将书信包括《致杨邻葛督军书》,及诗文与文物善本等,打包装箱寄存在汉上德商协平洋行和好友家中。岂料,不少文物被战火兵燹所毁《致杨邻葛督军书》却奇迹般地,被其子范延中1947年带到台湾,辗转美国保存下来
往事如烟白驹过隙,转眼已近百年,文中的当事人均已作古,这些具有经纬天地,鸿鹄之志的先贤,披荆斩棘奉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他们追求建共和的夙愿,激励后人奕叶崇光。

210651lev0d7nxcq7rwvec.jpg
范熙壬铜像揭幕代表合影
5.jpg
《北京益世报》1927年4月24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