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33019|评论: 9

金面具、顶尊跪坐人像、象牙、丝绸……三星堆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20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94959rfkirpxvr5kazigx.jpg
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湔江(鸭子河)南岸。遗址分布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为三星堆古城,面积约3.6平方公里,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

遗址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文物部门重新启动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1986年发现1、2号“祭祀坑”,出土青铜神像、青铜人像、青铜神树、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珍贵文物千余件,多数文物前所未见,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1987年考古工作者提出“三星堆文化”命名,推断其年代相当于夏代晚期至商周之际。1988年三星堆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三星堆遗址考古与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至今,指导四川省开展大规模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陆续发现三星堆古城、月亮湾小城、仓包包小城、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仁胜村墓地等重要遗迹,不断明确三星堆遗址分布范围、结构布局。考古工作者陆续在成都平原、重庆涪陵长江沿岸、嘉陵江流域、涪江流域、大渡河流域发现三星堆文化相关遗址,逐步廓清了三星堆文化分布范围,也揭示了三星堆文化与中原地区夏商文化的密切关系。此外,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平原发现以宝墩遗址、郫县古城遗址、鱼凫村遗址、芒城遗址、双河遗址、紫竹遗址等8处长江上游新石器时代宝墩文化城址,以及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等成都平原商周时期重要城址,逐步探明三星堆文化源流。

“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持续支持四川省开展三星堆遗址考古调查、发掘。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祭祀坑”平面均为长方形,规模在3.5-19平方米之间。目前,3、4、5、6号坑内已发掘至器物层,7号和8号坑正在发掘坑内填土,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发掘工作秉持“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的理念,协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形成考古、保护与研究联合团队。考古工作者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考古发掘舱、集成发掘平台、多功能发掘操作系统,在多学科、多机构的专业团队支撑下,构成了传统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实现了考古发掘、系统科学研究与现场及时有效的保护相结合,确保了考古工作高质量与高水平。三星堆遗址“祭祀坑”考古新发现进一步展示了三星堆遗址和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推动三星堆文化研究深入开展。

国家文物局已确定“川渝地区巴蜀文明化进程研究”作为“考古中国”的重大项目,以三星堆、竹瓦街、小田溪、城坝等等遗址为重点,深入研究川渝地区文明演进及其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总体格局的历史进程。同时,指导四川省、广汉市推进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用好考古与历史研究成果,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

【延伸阅读】

再惊天下 金面具,惊艳世界的“半张脸”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1986年,三星堆遗址发现1、2号“祭祀坑”,出土青铜神像、青铜人像、青铜神树、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珍贵文物千余件,多数文物前所未见,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
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成都召开,通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会上通报,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平面均为长方形,规模在3.5-20平方米之间。目前,3、4、5、6号坑内已发掘至器物层,7号和8号坑正在发掘坑内填土,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形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这一次考古发掘的亮点有哪些?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进行了解读。

金面具/
金面具若完整
应是同时期中国最大黄金制品
五号坑出土的黄金面具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与之前三星堆遗址一、二号坑中出土的金面具相比,此次最新出土的金面具,显得格外厚重且与众不同。“以前出土的金面罩很薄,像面膜一样,这次出土的是金面具,非常厚重。”一名参与发掘的人员介绍。
雷雨介绍,虽然金面具只有一半,但依然可以说比较重,“一半的重量大约300g,如果是完整的话,应该是500g左右。”按照这个估算,雷雨认为,这件金面具如果是完整的,应该是同时期中国最大的一件黄金制品,“已经超过了二号坑金杖的质量。”
即使是半面,根据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副站长冉宏林的介绍,五号坑出土的这件金面具是目前最重、体量最大的金面具。有意思的是,这件金面具的右耳有一个耳洞,这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讨论:“难道古蜀人有打耳洞的习惯?”雷雨解释,其实此前出土的三星堆人面具都有耳朵穿孔,甚至还出现过三个耳洞的情况,“可以认为那个时候的古蜀人的确有穿耳洞的习惯,这也是三星堆的传统。”
095326cdexdtgxfefjbzt6.jpg
鸟型金饰片/
长约30厘米
有圆形的翅膀和“孔雀尾巴”
除了“金面具”外,另一件让人惊喜的器物是“鸟型金饰片”。考古人员发现它时,被挤压成一团,非常不起眼,但将其努力展开后,则发现是一件长约30厘米的一只飞鸟形象。它有圆形的翅膀,类似孔雀尾巴似的尾巴。体现着古人精湛的艺术造诣。
此外,还出土金箔等重要文物。
res07_attpic_brief.jpg
青铜器/
发现国内最大圆口方体铜尊
另有巨型顶尊人头像正发掘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的三号坑出土了一座70厘米高的大口尊,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件圆口方体的铜尊,也是首次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同类器物。
100431slm3d4nprdpcdpup.jpg
另一件值得期待的,是很可能为一具顶尊人头像的巨型青铜器。雷雨介绍,这件青铜器目前只露出来上半截,“下面是一个人,上面是一个巨大的铜尊,有一米五左右。”他表示,如果最终确定这两件器物是一件并修复出来的话,“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国宝级的器物。”
雷雨介绍,在三号坑其实有大批改制的青铜器,尊、罍——古蜀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的一些改制,出现了一些新的器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前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副站长陈显丹认为,新的器型既和中原有密切的关系,也是古蜀文明的自我创新——吸收、改革、创新,变为古蜀的一系列的礼器,或者叫神器。
丝绸.jpg
丝绸/
灰烬中发现丝织品痕迹 让人对发现文字充满期待
“丝绸肯定也是个亮点。”面对媒体提问时,雷雨说道。他介绍,这一次他们与包括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内的33家高校文博单位科研院所展开了合作。
雷雨介绍,为了避免污染发掘区内的文物和填土,现场不只有大棚、考古发掘舱、新风系统,所有人员还要穿戴防护服,“朝着无菌化的方向去做。”他解释,以前考古时不太注意填土里的信息,“这次所有坑内的填土,都要采集回去分析。”
基于这些准备,中国丝绸博物馆团队的专家通过显微观察,在四号坑灰烬中发现的丝织品痕迹,“可能附着于青铜器的表面”;同时,利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到四号坑灰烬层有蚕丝的蛋白,“说明四号坑曾经存在丝绸。”
对于丝绸,雷雨是寄予厚望的。他告诉记者,尽管他们非常希望能在三星堆发现文字,遗憾的是现在还没有发现,而他认为文字最可能出现在纺织品或者丝绸上,“可能有书写,但是丝织品不好保存,需要高科技手段提取、记录和识别。”他也认为,考古团队目前正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既然已经有丝绸的痕迹留下,“也就意味着,如果有写在丝绸上的文字,我们就有机会去发现这类现象。”

*************************
三星堆的魅力就在于它源源不断地提出问题

金沙遗址是三星堆的“延续”?还是彼时存在“双峰并立”?

三星堆的魅力,就在于它源源不断地提出问题。1986年三星堆的挖掘,之所以震惊天下,就是因为人们没办法给出一个解释。三星堆里出土的青铜器,和中原地区(比如安阳)发掘出来的看上去是如此不同,足以让人吃惊。
从1986年到现在,专业学者发表了很多论文,吃瓜群众也争吵不休,人们无法达成真正的共识。一位专家表示,上一次发掘,大家写了数百篇论文,而这次的发掘,很有可能把上次的很多结论全部推翻。
比如,过去人们认为,成都的金沙遗址是三星堆的“延续”,古蜀文明在鸭子河南岸到达高峰之后,就“转移”到成都这里了。但是这一次的发掘可能证明,三星堆文明此后还延续了很久,这样在成都平原内就可能存在“双峰并立”,有两个发达的城市体——当然,相关结论可能还需要专家进一步论证。
有一点可以肯定,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持续发掘,足以说明这片土地上在殷商时代曾出现相当成熟的“城市文化”。这一次发现的碳化纺织品痕迹,也证明了这一点。2019年11月到去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新发现6座“祭祀坑”,等这一次发掘结束,丰富的文物,将为我们讲述一个更立体的古蜀文明故事,专家或许会在更大程度上展示当时人们生活的细节。相信这一次挖掘,可能会解答一些疑惑,同时也有提出新的问题。(李一凡)

1986发现一号坑、二号坑时
为何没继续发掘后续6个坑?
为什么1986发现一号坑、二号坑的时候,没有继续发掘后续的6个祭祀坑呢?从三号坑的消息传出,这个疑问伴随而来。2021年3月20日上午,“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下午“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新闻通气会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举行。
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雷雨解释,1986年的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发掘属于抢救性发掘,因此没有对祭祀区进行全面的了解。之后,很快各级政府对三星堆遗址进行了最大的保护。“一、二号坑所在区域得到了保护,抢救性发掘的迫切性便不存在了,三星堆遗址也就走上了主动发掘的道路。”雷雨介绍,1986年的发掘之后,工作人员很长时间里都在消化三星堆遗址一号坑和二号坑的资料,并修复文物、整理报告。这一次重新发掘祭祀区,是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项目与四川省组织实施的“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背景下进行的主动发掘。



保存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入“四川手机报&麻辣社区” 热点交流群
联合大群.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66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1-3-20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重大的考古发现                                                                             

发表于 2021-3-21 07:1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有时间定要去参观,甚是神往。

发表于 2021-3-21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堆天文古国的又一证据:

鸟型金饰片/长约30厘米有圆形的翅膀和“孔雀尾巴”

发表于 2021-3-21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三星堆大发掘的重大发现,国家文物局要选择2021年3月20日这天来宣布?因为要宣布“三星堆是中国文明源头之满天星斗中最美丽的星辰”;因为“春分”在天文学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春分那天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白昼与黑夜时长相等;春分点是黄道十二宫的起点,也是定位几乎所有天体的坐标原点
发表于 2021-3-25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堆祭祀坑为何共有8个祭祀坑?
请在网上搜索北斗七星天图之“杓”、“魁”两部分,可辨“杓为三颗星”,在三星堆遗址区可以用三个黄土堆拟之;可辨“魁为四颗星”,因代表魁梧或第一或首要,则可拟纪念先祖的祭祀区——将此四颗星的第一和第四颗星用红线相连接,再看此四颗星与红线之间的星星,恰恰是八颗——演变成八个祭祀坑均有大量祭祀物出土。
从近日三星堆大发掘公布三星堆祭祀坑共8个祭祀坑的分布图,多数(约6颗)坑位与这八颗星的分布区位相似;之不相似的缘故,是因8个祭祀坑不是同一批人同时期填埋,出现少量坑位与星象位置的不同,既在情理之中,再需要我们去再解读。
发表于 2021-3-25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综合三星堆遗址之三堆黄土与祭祀坑的区位,能证明“三堆黄土拟‘杓(音标)’ + 祭祀坑拟‘魁(主兴衰)’ ≈ 北斗七星轮廓”。古人认为天、地、人是相通的,天上的星象和地理分野、国家制度以至人世兴亡,有“神魂”关联;意为天上星辰与地上的人和事可天人合一……疑是鱼凫人“请北斗下凡”的天文痕迹?
发表于 2021-3-25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三星堆考古,要讲、用天数,将是正道。敬请“考古中国·三星堆大发掘·新发现”的专家组关注并交流:
①纵览三星堆文物,内蕴“三(数)星(天)”物质文化遗产的天数(我本可有多份附件发出,却因年近古稀、不会像微信那样好用,故而难用);这是该馆文物多暗喻古蜀创三种太阳历(13月历、18月历和10月历)的星级功勋,因助农兴国之超千年伟业而誉“三星”。此“星字‘形、义’”古同“晶”,可寓北斗星辰。
②横看三星堆遗址区地名,所含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名从主人;以声近义通的天数语言,留下“三星(乾)村、中兴(星)乡、星星公社、南兴(星)镇”等多种天文地名可见。此约定俗成,在广汉雒城乃祖传民俗,凸现当地优秀天文传统寄寓历史地名的灵魂中。
③综合三星堆遗址之三堆黄土与祭祀坑的区位,能证明“三堆黄土拟‘杓(音标)’ + 祭祀坑拟‘魁(主兴衰)’ ≈ 北斗七星轮廓”。古人认为天、地、人是相通的,天上的星象和地理分野、国家制度以至人世兴亡,有“神魂”关联;意为天上星辰与地上人和事可合一……疑是鱼凫人“请北斗下凡”的天文痕迹?
发表于 2021-3-26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堆为何要以“三星”命名?这绝不是与“玉皇大帝撒了一把黄土,形成三个土堆”的所谓传说之虚幻的神话有关,而与此地既有三个古蜀王朝在此建都的蜀史有关,又融合着经先秦古蜀人古邛(夷)人和古羌人这三大族群在四川相融合有关,还有此地由三星堆博物馆在无意中收藏并保存有能反映三种太阳历的文物群更有关。其中的奥秘,更有研究价值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