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达州宣汉罗家坝遗址的发掘将再度开启。2020年,考古人员在这里的8座战国墓葬中发现了龟甲,可能与巴族贵族流行的占卜活动有关。今年,针对罗家坝、城坝两处重要的巴文化遗址,相关考古发掘还将再度进行。
在四川省考古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卫东看来,今年即将展开的嘉陵江上游调查和发掘可能更为重要。因为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古代巴人或许并非像《华阳国志》所言,由鄂西清江流域沿长江溯流而上在川东定居;相反,巴人极可能是从长江上游往下在迁徙。这一颠覆认知的论断,需要考古来证明。
自1999年起,省考古院在罗家坝和城坝进行了多次发掘。罗家坝战国墓群的发现,曾让它与成都金沙遗址、商业街船棺葬遗址一起,并称为“继三星堆遗址之后古巴蜀文化的三颗璀璨明珠”。此后,罗家坝遗址不断发现高等级墓葬,出土文物丰厚。而渠县城坝遗址,除了同样发现了高等级的巴人墓葬以外,还在2017年发现了宕渠城遗址。这是巴人分支賨人的最后栖息之地,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与賨人有关的城址。
然而,究竟巴从哪里来?
历史记载,古代巴人起源于鄂西地区,后来才迁徙到峡江地区。战国以后,巴国数次迁都,从长江至嘉陵江,最后才到阆中。
最近几年,考古人员在罗家坝、城坝发现了大量墓葬,但年代均相对较晚,最早也不过战国早期。当他们将目光转向嘉陵江上游和渠江流域时,却有更加振奋人心的发现。在南充和广安两地的调查,一举发现了100多处可能与巴文化有关的遗址,其年代涵盖新石器时代至商周。陈卫东说,“巴国从诞生到灭亡的过程,秘密可能就在这些遗址中。”今年,针对嘉陵江流域及渠江流域的考古调查和罗家坝、城坝遗址的考古发掘将同步展开。考古人员认为,如果嘉陵江上游的巴文化遗址年代更早,那么巴国的重心,可能存在从嘉陵江向长江转移的过程,而这与《华阳国志》等文献的记载相反。如果推测最终获得考古材料证实,将是一个颠覆性的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