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竹论精选
50个
文 | 老牛观澜
这是一家知名媒体推送的消息,初一看到拍摄者被捕的消息,我深感震惊,以为不是真的。
最早得到“上海黄埔区政府食堂的小视频”,是在几天前。好像是有朋友转发到了一个群,本来也没有引起人们太大关注。说实话,一些政府机关单位食堂饭菜便宜是早被人周知的事情,可以肯定的是,恐怕不仅仅是上海黄埔,其他地方城市机关食堂大概率也差不多。
总体上饭菜比较便宜,甚至有的机关食堂还会有“一元饭菜”,也就是说“一元钱有两菜一汤,配套主食还随便吃”。
当然,此类现象人们见多了也好像也见怪不怪了,大抵上如果不是发生了后续的“抓捕拍摄者”的新闻,上海黄埔区机关食堂饭菜便宜的这一“爆料”也就逐步淡出了。
很可惜的是,不知道黄埔当地政府犯了那根“神经”,不是好商好量去办事,或者说去认真回应网友质疑,乃至整改啥子的,却来了一个“按泄露国家机密行为进行抓捕”。
这就有些不讲“武德”,太过了上纲上线,也有过度动用警力打击正常的公民监督之嫌了。
什么是国家机密?就是侵犯了国家安全,泄露了国家机密的行为。那么,机关食堂的饭菜价格,怎么就成了国家机密了?如果此类明显便宜于市场价格的饭菜价格,如:“宫保鸡丁3元一份。葱油黑木耳1.5元一份。卤蛋0.7元一枚。面条0.3元一两。双菇肉片2元一份。小馄饨1.2元一碗。……”成了国家机密,试问,拍摄者有“罪”,泄露原始电子版内容的管理人员又该当何罪?
食堂的管理者,在“存在国家机密”的情况下,让打疫苗的卫生工作人员进入食堂,算不算渎职罪和泄露国家机密罪的共犯?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为何当地警方仅仅抓捕拍摄者,而只字不提内部人员的“犯罪行为”?
说到底,当地官方的将食堂饭菜价格定性为国家机密的行为,本质上带了打击报复的私货,而且有被戳破“隐私”后恼羞成怒的成分——看你们还敢不敢曝光我内部饭菜价格,你敢曝我就敢抓。是不是这样的隐情?
但以国家机密去抓捕一名拍摄食堂饭菜价格的人员,更多地是想保护“特权”。因为,政府有关管理者对于内部饭堂的饭菜价格低廉,心知肚明,他们知道这些“价格”是见不得光的。
是因为,他们清楚低廉的机关食堂饭菜,里面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猫腻,也可能根本就是比较“隐讳”的带有腐败迹象的“内部秘密”——所以,他们可能真的认为自己内部食堂饭菜价格,就是绝对不能披露、不能让社会周知的“国家机密”。
写到这里,其实心里深感悲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从规章制度和角色定位上,他们的收入情况、福利情况,公车预算、财政预算等,都应该向社会公众主动披露——当然也应该包括机关食堂的经营情况、营收情况,必然也包括饭菜价格的公开透明。
结果呢,将原本应该承担的主动披露义务,视为“国家机密”来保护,恨不得让这些“国家机密"永远成为盖子,永远成为秘密,也永远不想让社会知悉。
甚至,一旦有人披露出来,就要狠狠打击,不惜动用法律的手段严酷惩治,必欲除之而后快——这可不是应有的人民公仆的态度,也是一种赤裸裸地抵制公众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