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丽的乡愁
家在营山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
我的祖先给我取名叫一一营山
至今已有1400多岁
百年前的一个深夜里
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
在他临终前啊
用他长满老茧的双手
紧紧拉着我稚嫩的小手
说了三句话
你长大了
什么都可以忘记
但有三样东西
打死都不能忘啊
你姓什么
岀生在什么地方
你爹妈是那个
爷爷的爷爷的爷爷
己经走了好几百年了
我多想啊
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双手
再紧紧握住
他子孙的子孙的子孙的小手儿
永不松手
……
一一佚名
家住营山
人文/山水篇
北门桥
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当时称“迎恩桥,至今已有240余年。清嘉庆年重新修建成小木桥。新中国成立后,于1955年至1956年,建成了石拱桥,1996年修成了混凝土大桥。
佛尔寺
座落在芙蓉山下,著名的“千里渠”畔,是我县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始建年代无从考证。1958年“大跃进”时期被拆毁,2011年恢复重建。
芙蓉山
距县城约2公里左右,因其山上原种有许多芙蓉树而得名,营山十景之一“芙蓉晓日”;现县城一环路以“芙蓉大道”命名,并新建有“芙蓉水镇”。

九曲观音庙
原名“九曲庙”,位于朗池街道九曲村四组,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2016年恢复重建“九曲观音庙”,古时因地势“九曲山奇,九曲河幽,山山峰回转,水水曲抱流”而闻名,营山十景之“九曲流泉”。

云雾山
位于县城城南街道云雾村,距县城约3.5公里,海拔350米,因旧时山顶上建有云雾寺而得名。现规划建成云雾山风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