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王皮影亮相维也纳举办的世界艺术节,荣登世界艺术的最高殿堂。此后,王皮影足迹便步港澳台区域和美国、日本、韩国、奥地利等国家,多次活跃于国际舞台,获得国际友人的赞叹与青睐。”站在教室讲台里,王彪向大学生们品推皮影戏和王皮影艺术团。
“为了更好传承保护非遗项目,进一步创新开发王皮影,我们正在对市场进行深耕拓展,需要大量的人才。”王彪介绍,此次进校园,王皮影艺术团带着工艺美术和动漫创作设计、亲子研学及艺术教育、大型展演活动策划、舞台表演、文秘等5个岗位,进校招聘。
王皮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王彪
皮影“初体验” 学生关注非遗传统发展
讲台上,非遗传承人王彪、王舫热情品推,为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们带来一场皮影专场讲座。讲台下,和王皮影第一次接触的学生们,也对这项传统文化充满好奇。“王皮影亲子研学开展状况如何?”“我们所学专业知识在王皮影非遗保护开发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同学们抛出一个个问题和非遗传承人互动交流,不仅关注招聘就业,更关注非遗传统发展中,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和价值发挥空间。
美术学专业大四学生陈卓,来自另一个皮影“圣地”河北唐山。“我从小就知道皮影戏,今天听了王皮影艺术团的讲解,对这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了解。”陈卓告诉记者,他在专业实践中学习过民间艺术,来四川读书这几年,也在川内多地了解了四川本地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承载着厚重的艺术,每次接触都感觉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在今后就业中能将专业所学和文化保护开发结合,对我们来说非常有价值。”
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永春
加深校地合作 鼓励学生将传统文化作为就业取向
“如考古学等一些专业,曾有一段时间是冷门的,现在通过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和推广,大众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认知,这些专业逐渐被大家认识、认可,逐渐热起来。”宣讲会现场,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永春表示,王皮影作为一项非遗民间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如果同学们选择这个点作为就业价值取向,有可能改变一生。”将我们所学知识运用到具有文化底蕴的非遗项目中来,用我们专业所学去传承、保护、开发非遗文化,可以说是我们专业价值的很大体现。”
王皮影和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建立校企合作
李永春介绍,此前美术学院与王皮影艺术团建立校地合作基地、研学基地,相互合作。这也给美术学院提供了教学改革的方向,拓宽了美院学生就业的门路。 他号召学生们将专业所学与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市场开发结合起来。
据了解,今年该校美术学院有应届毕业生300多人。除了搭建传统就业平台和引入就业资源,今年该院将传统文化与学生就业工作相结合,希望通过专场招聘宣讲会等形式,让学生们了解传统文化,从事传统文化保护开发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