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执着坚信当下中小学教育内部问题根源被解决不会太久远?
1、社会是一个大系统,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小学教育又是教育中的根基。中小学教育出了问题,整个教育也就出了问题,它对社会这个大系统的影响会扩大化。道理不言而喻,社会各行各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离不开良好的中小学教育。天才是极少数,也离不开正确的引导与超前的发现。恶性循环的教育环境,也会将天才扼杀在摇篮中。成功的天才几乎都是避开了不利于他们成长的教育环境。天才之外的人能避开所处的教育环境吗?只有极少数人去寻找良好的教育环境。这些人若成才,还会回到原来的环境吗?当下中小学教育问题的根源,是不可能不面对、不解决。
2、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与教育规律,最终是逃不了它们的公正。这是社会大系统的作用,更是自身系统的力量。在人类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没有一个例外。当下中小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急功近利。教师是这个系统的关键因素,他直接引导着学生。中小学教师职称与工资挂勾且占比较大,过分垃大教师间的差距,是将教师与教育功利化的直接推手。唯分数论的各级各类学校人才选拔机制,是学生为考试而学与题海战术的直接推手。特别是在争夺职称的积极表演中,很多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如:加重学生的作业量,高强度、机械式练习与考试等。人为地把学习活动变质变味,片面追求所谓成绩,给学生潜在错误影响不可估量。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急功近利。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泛滥的形式主义潜移默化,献身科学的执着追求还有多少?这样的教育环境培养的所谓人才,在未来创新社会有多大优势与竞争力?有没有知识都能看得十分清楚。在日本中小学教师不但没有职称,甚至优秀都不评。这就是因为中小学教育的公益性与内在特殊性(中小学需要真、善、美的教育大环境,不是个人名利争夺阵地)。任何问题不从根源上解决,再多的措施都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改变,这是系统的最基本原理。
3、社会进程虽然很复杂,但是始终向进。没有不变的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的推动是其中最核心的不可抗拒的力量。人类社会的重大改变,无不是科技的力量。它加快了客观规律公正,加快了社会进步。一个有着重大错误的系统,会被科技迅猛发展的强大力量加速溃败。当下中小学教育问题的根源,当然会被科技的力量加速它的溃败(培养的人才严重落后时代先进科技发展要求),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
4、历史最终是人民写的,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与创造者,也只有溶入人民中,才不会被历史批判。任何一个人是不可能离开环境开心生活,只有大环境好,个人才会有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也才会有高品位的生活。个人的私利是无法与环境好的长久大利相比,更不用说它是短暂的、有的还是危险的。任何环境都是不可能不变的,运动才是本质。这些最朴素的道理,就是最基本的系统思维。当下中小学教育问题的根源,是人为的,不是系统内部运行产生的不平衡矛盾,被时代发展批判与否定,只是时间问题。
5、系统内的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中小学教育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是关系着经济、科技、医疗等社会方方面面,也可以说是整个社会系统。它的根源问题会随着时间被无限放大,形成的社会合力会加快它的根本性解决,绝不可能被任何力量阻挡。
以上写的都是最朴素的浅显道理,就如同人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一样简单。为什么在当下环境中却值得一写?立竿见影的功利思维是其病症。科技在迅猛发展,会改变我们的一切,也包括我们的认知与价值观。社会进程不会始终被功利拉着脚步,客观规律是根本不会被任何力量阻挡,否则它就不是客观规律。
不会太久,上面给出的答案就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加速问题根源的溃败(培养的人才严重落后时代先进科技发展要求),由形成的社会合力来加速它的解决。上面谈的当下中小学教育问题根源,主要讨论是在教育自身系统内部,至于系统外的不讨论,个人认知与能力很有限。可能有人不理解科技的发展会改变我们的认知与价值观,举最简单的例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共识吧。再如:上世纪五十年代没有互联网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那个时代生活的人到现在认知能不没有变化?我们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智能化,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透明化、科学化、规范化,人的价值观能不受影响而改变?当然问题能被解决的必然性,就是系统内部运动的客观规律,即打破系统运动的平衡,必然建立新的平衡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