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0.12]
媒体:澎湃福州 2021-04-09 19:01
[size=0.19]烧烤、小龙虾、酱爆螺
[size=0.19]可谓夜宵三大宝
[size=0.19]不过
[size=0.19]碰到这种螺千万不要尝试!
[size=0.19](以下是织纹螺本螺了)
[size=0.19]☟☟
[size=0.19]大家注意了!
[size=0.19]织纹螺进入生产旺季
[size=0.19]一颗就可致命!
[size=0.19]日前
[size=0.19]有关单位对广大市民朋友发出提醒:
[size=0.19]食用织纹螺极易导致食物中毒
[size=0.19]外出用餐时切勿食用织纹螺
[size=0.19]以免发生意外
[size=0.19]紧急
[size=0.19]提醒
[size=0.19]每年4-9月是织纹螺旺汛期
[size=0.19]同时也是织纹螺毒性最强的时候
[size=0.19]福建沿海常见的织纹螺有9种,其中多数已报道有毒。每年4-9月为织纹螺旺汛期,同时也是其毒性最强的时候,极易引发食物中毒。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市民朋友在无法准确识别种类的情况下,应尽量不食用织纹螺,如果发生误食中毒意外,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size=0.19]织纹螺俗称海蛳螺、麦螺或白螺,形似圆锥体,大小与指甲盖相仿,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或泥沙底部。织纹螺种类繁多,即使专业人士也很难一一辨别。近年来,织纹螺中毒事件在我国沿海地区时有发生。虽然并非所有种类的织纹螺都含有剧毒,但是食用织纹螺风险仍然很高,中毒后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死亡率极高。
[size=0.19]近年来,各地误食织纹螺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国家明令禁止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目前,福建织纹螺尚未有人工养殖,流入市场的织纹螺都是从天然海区采捕。为了避免中毒事件发生,建议广大市民朋友不要购买食用不懂识别的螺类产品。不小心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症状,须立即到医院就诊。
[size=0.19]福建曾有不少织纹螺中毒案例
[size=0.19]在一些沿海地区
[size=0.19]织纹螺被认为味道鲜美
[size=0.19]有一定的受众
[size=0.19]很多人明知道有毒
[size=0.19]但因为贪吃甘愿冒险!
[size=0.19]在福建也不乏一些案例
[size=0.19]▼▼▼
[size=0.19]●2015年5月,莆田一2岁男童吃织纹螺后中毒,或成植物人。
[size=0.19]●2007年5月7日,莆田荔城区长丰村,9人食用织纹螺中毒,其中5人住院。
[size=0.19]●2005年7月14日,霞浦县溪南镇,渔民陈某食用织纹螺后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size=0.19]●2005年5月21日,罗源县4人因食用织纹螺发生食物中毒,其中1人死亡。
[size=0.19]●2004年6月1日,仙游县发生两起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有3人住进医院接受治疗。
[size=0.19]●2002年4月至5月,宁德、莆田等地发生多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其中死亡2人。
[size=0.19]如何识别织纹螺?
[size=0.19]外形特征
[size=0.19]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有些地方还称作割香螺、小黄螺、甲锥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
[size=0.19]其外形特征为尾部较尖,螺体细长,约指甲盖大小,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肉体为淡黄色,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
[size=0.19]毒素来源
[size=0.19]可能有人会说,福建沿海民间流传着“吃螺过节”的习俗,每逢端午前后都要吃上一盘,怎么会有毒呢?
[size=0.19]其实,
[size=0.19]织纹螺本身是无毒的,
[size=0.19]其致命的毒性
[size=0.19]是在生长环境中获得的,
[size=0.19]主要有两种:
[size=0.19]一是由于近年来赤潮频发,其中大量繁殖的藻类能产生毒素,织纹螺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而被毒化,在其生长过程中富集了一些神经麻醉毒素,主要是“麻痹性贝类毒素”,其中的“石房蛤毒素”是已知毒性最强的海洋生物毒素之一,一颗织纹螺中的“石房蛤毒素”就很可能致人死亡。
[size=0.19]二是大家都不陌生的“河鲀毒素”,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该毒素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
[size=0.19]如何辨别?
[size=0.19]每年夏季
[size=0.19]都是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size=0.19]织纹螺种类多,
[size=0.19]不易辨别!
[size=0.19]目前,市面上的织纹螺都是天然海区捕捞,除非挨个鉴定,否则很难辨别是否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