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英雄人物——许岳
蒋介石背叛革命,使生机蓬勃的中国革命运动陷入腥风血雨之中,地处川中丘陵的安岳,有一位年轻的共产党人,他对伟大的共产主义信念毫不动摇,迎着狂风恶浪坚持战斗,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活跃在安岳、大足地区坚持革命的领导者。他,就是许岳。
许岳,原名许质彬,号建平。1906年出生在安岳县许家坝檀木湾,其家庭虽然生计艰难,仍节衣缩食供其读书。许岳勤奋好学,品学兼优,小学毕业后,先后就读于四川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和重庆商业学校。
许岳在重庆求学之际,适逢中国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在国共合作的推动下,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运动。国内到处热气腾腾,出现了一股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势力猛烈冲击的革命洪流。这时的许岳深受影响,如饥似渴地阅读张闻天主编的《南鸿周刊》和肖楚女任主笔的《新蜀报》等刊物。通过刊物上论文、杂文的学习研究,使他懂得了中国革命的一些道理,思想日趋进步,积极投身到重庆地方党组织领导的革命运动之中。1926年,许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许岳入党后,积极参加重庆党组织领导的“北伐后援会”、“九五惨案后援会”等革命组织中,还遵照组织安排,深入到工人 、农民和学生中做宣传鼓动工作,抨击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罪恶,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所具有的革命激情和勇气。
正当北伐进军捷报频传,节节胜利,国民革命的呼声响彻云霄之际,重庆军阀刘湘秉承蒋介石旨意,挥起了镇压革命的屠刀。于1927年3月31日,在重庆打枪坝制造了死伤革命群众千余人的大惨案, “三三一惨案”后,刘湘又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杨闇公、冉均等省委主要负责人相继被捕遇害,白色恐怖笼罩重庆。
党组织和党员分散转移。许岳回到家乡安岳。这时的安岳同样笼罩在国民党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之中,不少党员从外地回来,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不知道何去何从。许岳回家乡后,没有被国民党军阀势力的血腥屠杀所吓倒。他先后与重庆、武汉等地回到龙台和石羊镇的邓雍、王永臬、莫正锡等党员联系,酝酿安岳地方党组织的筹建。为了宣传革命,弘扬革命思想,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以走亲访友为掩护,进行党革命活动。他把自己在重庆集藏起来的革命刊物《南鸿周刊》和进步书籍借给青少年及亲朋好友阅读,并给他们详细讲解其中含义,他深入学校辅导青少年学习时事政治,宣传党的主张,传播革命道理。通过许岳艰苦细致的工作,不少青少年和群众开始觉醒起来,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下年,在许岳、邓雍等共产党员的组织下,建立起了安岳最早的地方党组织。从此,在安岳这块土地上,也开始燃起了革命的烈火。
1929年底,根据安岳党员队伍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需要,成立了中共安岳县委,许岳任县委书记。县委成立后,确定的中心任务是“积极发展,扩大组织”。不久,县委机关由龙台迁往护龙。
1930年初,中共四川省委秘书长牛大鸣来护龙乡召开党员代表会议,传达党的“六大”精神。许岳根据“六大”《关于争取群众,团结集聚革命力量,准备武装起义的决议》,于当年的暑假在护龙女校创办了有党员和青年积极分子30多人参加的理论学习研讨班,组织大家学习了《唯物史观》、《通俗资本论》、《共产主义ABC》等书,引导学员对“绅粮不干活,为什么有吃穿”、“穷人为什么没钱用”、“封建制度是怎样来的”等问题进行讨论;讲述了党旗上镰刀、斧头所象征的意义;讲清穷人为什么必须起来闹革命,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实现耕者有其田的道理。一个多星期的学习讨论,大大提高了党员和青年积极分子的思想觉悟,使他们找到了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历史根源,从而激发出了斗争的激情。不少学员后来成了党的骨干。
1930年夏,为了扩大党的影响,唤起人民觉醒,增强群众开展“抗捐、抗粮、抗债”的斗争意志,县委决定组织党员和青年分子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一夜之间,在安岳县城、石羊、龙台、通贤以及潼南、大足靠近安岳场镇的醒目地方,分别以共产党的名义张贴“打倒土豪劣坤”、“打倒帝国主义”、“苏维埃万岁”、“共产党万岁”等标语、传单。当即引起了社会震惊和驻安岳各场镇军阀部队的严密注视,同时,也暴露了安岳地方党的组织。不久,许岳因革命的需要,转移到铜梁中心县委所辖的大足特支工作。
许岳到大足后即与支书记赵庆提取得联系,及时召开特支会议,传达党的“六大”精神。按照省委的决定,他们迅速将大足党团和工会合并组成行动委员会,拟开展农民武装暴动,许岳任军队支部书记。在此期间,许岳积极工作,忙碌奔波,深入农村组织农民斗争工作十分顺利。正当暴动的准备得心应手的时候,1930年10月2日,铜梁“土桥暴动”失败,大足特支委员梁君模被捕叛变,军阀部队根据叛徒提供的线索,在大足全县搜捕共产党员。
面对严峻的斗争形势,许岳和赵庆提及时组织召开特支紧急会议,决定将已暴露的同志迅速转移,没有暴露的同志继续隐蔽,并设法通知已被捕的同志叫他们安下心来,坚持不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然后再设法利用社会关系进行营救。会后,各自分头行动。许岳化装成搬家的劳工混出城去,到雍溪和国梁两个支部巡视,对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这样,许岳在严峻的斗争形势面前,临危不惧,保护了组织和同志,表现了共产党人的斗争艺术。
根据大足斗争的情况,许岳与赵庆提一起赶到重庆向省委作了详细汇报。省委决定许岳留重庆工作。
1931年3月,驻在重庆寮叶苍的省委秘书处被破坏,敌人四处疯狂捕人,许岳被捕关监。在审讯时,不管敌人怎样严刑拷打,许岳坚不吐实。最后,敌人只得以“证据不确,认系涉嫌”将其关监。后经党组织授意,其岳父周怀安托人斡旋,才得以取保释放。许岳出狱后,党组织及时安排他到永川太平镇以教书作掩护,继续从事党的工作。
1932年,许岳受组织委派遣,再赴大足做恢复、整顿党组织的工作。长期的革命经历,使许岳积累了更加丰富的斗争经验。这时,他更加注重党的地下工作的保密性。为了便于工作,他把内弟周引平安插到一家碗厂当工人,做党的地下交通工作;他们还规定了种种暗号、服饰,以资识别。到1933年5月,大足特支的整顿恢复工作,在许岳的精心组织、领导下终告一段落。许岳由大足再度返渝汇报工作,省委领导对他的组织才能和工作成绩作了肯定。
这时,日本帝国主义者对华大举侵略扩张,亡国惨祸迫在眉睫;而蒋介石拒不抗日,反而掀起大规模的清共反共和围剿红军的战争。中共四川省委根据斗争形势,号召革命群众和党员起来反对内战,进行保卫中华的抗日战斗。省委考虑到许岳在重庆暴露过身份,不宜再留重庆工作,决定派他到顺庆搞兵运,相机举行暴动,以迎接红四方面军的到来。6月,许岳到达顺庆,孰料接头人已叛党投敌,许岳一到顺庆即遭捕关押。
许岳从一个文弱书生到投身革命,历经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常人难以想象的险恶环境中,以革命乐观主义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毅力,埋头苦干,奇迹般地在敌人的腹心地带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险恶中的锤炼已,把自己锻炼成一名铁骨铮铮的共产党人。此次被捕入狱,他深知自己身份已暴露,绝难摆脱刽子手的魔掌。因此,他抱定一个信念,决不屈服变节,只要对党有利,不惜付出生命。
在狱中,许岳经受了百般磨难,敌人先对他施酷刑逼供,但他咬紧牙关,强忍折磨,不吐一字。后来,敌人又以高官厚禄,酒色重赏引诱,他仍怒目而视,不为所动。在给家人的信中写下了要“以国家民族前途为重,不必为他过分哀伤。革命自有后来人,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的铮铮誓言。1933年7月,敌人将许岳枪杀于顺庆。这一年他才27岁。
许岳就义2个月后,其家中始闻噩耗,待其内弟周引平赶到顺庆时,只找到烈士之遗冢,加之无钱无力,亦未将其忠骨搬回家乡安葬。
许岳以一番爱国之忠心,以对党的忠诚,将自己的一腔热血贡献给自己所为之奋斗的革命事业,他的革命壮举,激励着无数的后来人前赴后继,在党的旗帜下继续战斗。
信息来源:中共安岳县委党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