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车友指出这里标线不明,如不提前预判就要被罚。佛山交警部门则表示:道路标志线是经过验收合格后投用的,路经司机应当知晓交通信号的含义,且有足够的时间、距离看见上述交通信号,并应当遵循交通信号指示安全行驶。
个抓拍点就累计抓住62万人次违章,罚款总额过亿,这个“电子警察”辛苦了!
有网友说,这样的“创收能力”抵得上几个上市公司了,其实不然,股市有大势,经营有风险,怎么可能比得上摄像头抓拍这事“旱涝保收”?
本来,道路行车“有错被纠”并无问题,吃一张罚单,长一次记性,也是一个教训,安全重于泰山嘛!
可如果62万辆车都在同一路口以同样的原因“中招”,而交警部门依然坚持认为标线没有错,显然难以服人。
一者,“验收合格”云云,或许只是从标线清晰度、信号规范等方面考虑的,并没有涵盖车主的行车体验在内。而车主体验,也即行车时的感官状况、应急反应、处置能力等等,作为交通参与的重要内容,理应被考虑在内。
诸多实践证明,理论上毫无问题的驾驶环境,在用户那里,情况却并不一样。作为一种强干预,交通信号必须能够触达所有驾驶人,以“验收合格”来回应公众质疑,未免敷衍了些。为什么不能启动现场实测调查?为什么不分析研判此间为何多违章?
再者,什么叫司机“应当知晓”?这仍是一种单向的认知。交警说应该怎样,而现实中几十万司机却山呼海啸般纷纷中招,难道这些驾驶人都持的是假证?据网友实测发现,3分钟就有27人违章。你能说,这些司机都有问题?
动辄把问题归于司机,也是一种病。说白了,依然是“我罚我有理”“你被罚你活该”的逻辑,并没有准备好好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