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8日20时,“红色铜鼓·初心如磐向未来——2021全国主流融媒体看江西”采风活动媒体记者见面会在铜鼓县文化艺术中心1号厅举行。会上,铜鼓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勇军就铜鼓县县情进行基本介绍。
据介绍,铜鼓是赣西门户。因城东有一巨石,色如铜,形似鼓,击之有声,故名“铜鼓”。全县国土面积1552平方公里,辖6镇3乡4个国有林场,总人口14万,是全国一类革命老区县、国家级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全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主要特点可概括为“五个一”:
一处福地。铜鼓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是避暑疗养的“洞天福地”。同时,铜鼓还是红色福地,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亲临铜鼓领导指挥了秋收起义,并留下了他人生中唯一一次落入敌手,又逢凶化吉的传奇经历。
一片好山。铜鼓县森林覆盖率达88.04%,排名全省第一;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7万个/立方厘米,被誉为“天然氧吧”;铜鼓还有中国最大的野生红豆杉群落,数量多达100余万株,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生态绿心”。
一川碧水。铜鼓是江西五大河之一修河的源头,源头水质常年稳定在一类水标准,位列全省五大河流源头首位;地表水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一些对水质环境要求非常高的濒危水生重点保护动物,如娃娃鱼、棘胸蛙等,在铜鼓山涧溪流里栖息繁殖、屡见不鲜。
一个圆心。铜鼓处于南昌、长沙、武汉三个省会城市的圆心位置。大广、昌铜、铜万三条高速穿境而过,连接南昌、长沙、武汉和宜春中心城区。浩吉铁路全线通车,咸宜吉高铁、长九池高铁和铜鼓至湖北通城高速公路正在全力推进,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使铜鼓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一份乡愁。铜鼓是全国43个纯客家县之一,全县70%的人口都是客家人,是赣西北客家人聚居中心。多种文化在这里汇聚融合,造就了源远流长、别具特色的客家山歌、饮食、民居等民俗文化,是全省为数不多“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秀美家园。
今年以来,铜鼓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省、市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稳步推进多彩多艺新铜鼓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3.9亿元,同比增长18%;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亿元,同比增长30.6%;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3%。财政总收入完成3.7亿元,同比增长13.3%;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58.7%。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大会战”活动,新签约泉林触显等项目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总投资8.43亿元。引进省外资金4.67亿元,同比增长8.28%;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29%;外贸出口预计完成2303万美元、同比增长18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