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一个省外博主拍的视频,说是在四川川西某景区门口的摊点,同摆摊的姑娘闲聊,结果遭到旁边大妈的攻击“不买东西就走”。他因此说四川藏族人不纯朴、眼里只有钱怎么怎么的。
仔细一看视频,实际上是这个博主一直在调戏年轻的藏族妹子,旁边大妈是想保护妹子,而且很明显的是,这个博主为了视频效果不停故意挑逗和刺激。
短视频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并且审核机制十分不完善,而很多博主为了吸引眼球,获取流量,会千方百计的想让视频出挑。最近不断有为了拍视频而故意刺激、挑逗当事人的情况出现,并且短视频剪辑也很容易掐头去尾、断章取义,经故意引导舆论,达到获得流量的目的。
比如前一阵成都发生的“女子劝阻吸烟反遭泼”事件,本身一件很小的事情,就因为当事女子实际上是网红博主,在事件发生时,不断刻意刺激和挑衅同她们发生纠纷的一方,致使事件升级,成为全国知名的网络事件,让四川形象深受影响。
可以预测,由于被流量绑架,这样碰瓷的拍摄只会越来越多。接下来的“五一假期”,四川是全国游客度假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某机构公布的五一机票、酒店预订量,成都排名全国前三。
而由于“丁真走红”效应,川西的甘孜、阿坝预测将会迎来旅游井喷,增加的这部分游客,几乎都是对川西高原、民族和文化、习惯缺乏了解的省外游客,因此而带来的矛盾,肯定会有。虽然碰瓷式的拍摄会是少数现象,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的人民极度缺乏应对碰瓷视频的经验,只需要一个碰瓷式视频的发酵,都会对四川的旅游形象、人文形象、人民的名声造成极大的损坏。
综上,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这个问题加以重视,在五一大假之前,对景区、村民、旅游景点摊贩进行紧急培训,教给他们应对碰瓷式拍摄的方法,尤其要告诉大家不要被语言刺激引上钩,并且对方拍摄时,自己这一方也必须不能停止拍摄,以保留证据。
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是在短视频可以让事件迅速发酵、变味的时代,更加要减少被曝光的机会,以避免旅游形象被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