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这是一个83岁老退转军人对于不公的申诉信;一个有着27年军龄,一直在高原从军二十几年,一个参加过战斗,负过伤、挨过枪,死人堆里救过战友的军人,转业到了地方也是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退休老人的申诉。在不让军人流血又流泪的今天,老人始终有着这样一个申诉的心结,想解开。想找一个能够诉说委屈的地方,说说心里话。起码想要一个合理、合规、合法的解释。就是:为什么会这样? 组织部门、退转军人事务部门领导: 我是1981.10月转业回乡的一名正营职军医,军转干部。当时由于地方安置困难,将我安置于东安乡卫生院,既无住房也无诊断室,临 时在注射室安放一张桌子,院长吩咐:有病人就看病,没病人就协助注射室打针,还要轮换在门诊收费。一个刚刚下地方的转业军医,又何 来病员可看? 我当时是有情绪的,1954年我在邛崃市城关镇报名参军,1955年2月正式入伍去西康省军区康定分区驻理塘县公安21团卫生队当一名 看护兵,同年社情恶化,东巴叛乱开始,我被抽调到稻城县该团2营7连任卫生兵,由于在战斗中救护伤员勇敢、护理伤员细心,在康南的数 年战斗中受到领导的好评,从而由卫生兵、卫生员、一直晋升至医助,并入团和入党。由于在战斗中抢救战友,本人头部和腿部都负过枪 伤。虽然本人文化程度不高,却对医学知识从未放弃学习与钻研。并凭着一颗对党对军队的忠诚之心,在高原工作了20余年,转入工程兵 后,在高原的施工建设、部队的长途搬迁中,在高寒缺氧情况下,作为负责基层防疫、卫勤保障的我所负责的卫生所,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 差错事故。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期间,还受命作为有战斗经验的军人,抽调作为预备参战人员集结待命了几个月,后因自卫反击战速战速 决而没能上前线。在1980年医改中,我被评定为卫生技术级10级,后改为正营职军医。1981年部队撤编,组织决定我转业回原籍,对于转业 后的安排上本人是有意见的,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以服从组织安排为天职,所以我原则上无条件服从了组织安排。 后因邛崃县(当时为县)中心工作安排,被抽调统战部出差,走访、调查全县海外人员、宗教信仰、尼庵庙宇等,信教人员的一切情况,完成此任务后,又抽调去执行全县的“三病”(麻风、结核、头癣)防疫任务半年。1983年又被县组织部抽调去参与全县的社改乡、党建、以及乡干部招聘和卫生工作的考核检查工作。也许是转业军人的干劲吧,基本上都是被安排考核检查平夹沟、火石片区,(平落、夹关、火井、石头)。由于当时环境和交通的制约,本人全靠自行车和两条腿完成了上级安排的任务。也许是组织的关心,将我调到当时的县城关医院住院部(集体所有制),后城关医院和中医院合并,为县中医医院。我被任命为副书记兼住院部主任。由于历史原因,当时的中医医院医疗条件是极其有限的,我建议由人民医院孙寿文副院长和何慧清主任来指导我院住院部工作,一年有余。让中医医院住院部的医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被县和卫生局领导所认可,后医院安排了新的住院部班子来接替了我的工作。1989年医疗改革(医疗职称评定),我自认为在部队已是卫技10级,到地方后也是按行政18级待遇发放工资,在医疗改革中不知何原因,于1989年医院内部人为的降了我的工资级别,本来为正营职,给我降为了科级,退休工资按医疗主治医师中级职称计算发放。我二十几年的军龄、军职就这样化归乌有,一个将军人荣誉视作比生命还重要的老军人的荣誉感,就这样被剥夺的荡然无存。按国家(国务院)精神,军转干部的级别,基本上要求是就高不就低的。所以,我向组织申诉: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共产党员,热爱党,努力工作,曾经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却被莫名其妙的被人为的降了我应该拥有的工资级别待遇,这起码是有违组织原则的。我也曾经向退役军人事务部问询,他们的答复是:这是你们的内部矛盾。 所以在此,我特向有关组织部门反映、申诉我的情况,请组织能给予一个明确的答复。 申诉人:一个老党员、老退转军人 叶世忠
咋也没想明白的老人
老两口近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