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论坛上有一篇“还我老婆健康,严惩不良医生,还我公正”的帖子,里面两个主要热点是“误诊导致乳房切除”,“红包事件”。在网络弄得沸沸扬扬,且有网络大V跟风,很多人看了都同情患者,指责医生。这个帖子里真真假假,普通人缺失难以分辨,大家都带着对患者的同情心,同理心就很难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看待问题,有些人甚至攻击医务人员,骂医院。我作为主治医师今日发帖来讲述一下这个事件的经过,主要阐述两件事:
医疗问题:
患者邓**,女,32岁,2020年9月患者无意间发现右乳外下侧包块,约“蚕豆”大小,经期前疼痛明显,经期疼痛缓解,活动度可,9月25日我院超声检查示:右乳导管扩张,部分导管内可见低回声,左乳导管局限性扩张,左乳无回声结节,BI-RADS分类,2类,囊肿。服用“夏枯草,他西莫芬,红金消结片”(具体用量不详)1月后,诉疼痛缓解,后停药1个月,继续服用2月,患者于2021年1月1日西南医院超声检查示:双乳腺体超声符合轻度腺病改变,右乳腺结局部导管扩张,团块稍高回声,BI-RADS分类,4a类,导管内病变,右乳腺体层内低回声,BI-RADS分类,4a类,增生腺体伴钙化?左乳腺体层内低回声,BI-RADS分类,3类,双乳腺体层内无回声,BI-RADS分类,2类,双侧腋窝可见多个淋巴结。2021年2月5日我院乳腺B超:双侧乳腺腺病;右乳导管扩张,导管内异常回声;左乳局部导管稍扩张;左侧乳腺低回声结节,BI-RADS分类:3类,腺病?患者为求处理包块于2月5日入我院烧伤整形乳腺外科。
解读:
患者右乳不适,通过我院门诊和重庆等医院院外保守治疗长达近半年,症状无明显缓解,故入院治疗。入院后我院再次予以复查乳腺B超,且行了乳腺MRI检查。患者在我院B超,西南医院B超,我院乳腺磁共振检查结果均提示患者乳腺导管扩张伴导管内病变,导管内异常回声,BI-RADS分类为4a类,各项辅助检查均提示病变为导管内点状回声。各项辅助检查均提示为细小点状回声,最大才5,6×3.3mm,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且患者无任何乳腺炎的表现,无发红,肿胀,无发热,无皮肤异常等等表现。
患者导管内异常物质性质不明确,BI-RADS分类为4a类,有癌症可能,且患者全是点状强回声,弥漫性,穿刺活检难以穿刺到病变组织,假阴性可能性大,不具备穿刺条件。需手术活检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患者术前检查未见手术禁忌症,患者及患者家属要求手术,患者手术指征明确。
我科考虑诊断:
1. 双乳导管扩张扩张待诊:乳头状瘤?
2. 双乳包块待诊:纤维腺瘤?腺病?
手术指征:
患者通过我院门诊和院外保守治疗长达近半年无明显好转。根据西南医院及我院彩超、核磁共振均提示导管内病变,BI-RADS分类为4a类。患者导管内异常物质,性质不明确,BI-RADS分类为4a类,有癌症可能,且患者全是点状强回声,弥漫性,穿刺活检难以穿刺到病变组织,假阴性可能性大,不具备穿刺条件。需手术活检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治疗方案: 一个“探查+活检+治疗”为目的的方案。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2月9日于在全麻下行右乳导管探查+术中冰冻活检+腺体及导管象段切除术。
术中情况:患者腺体层探及腺体内大量棕黑色乳汁残留,且乳汁不呈现液态,乳汁呈现黑变成泥土样在在导管内残留,且部分腺体内也残留发黑变成泥土样的乳汁,乳晕下导管大量扩张。将所切除组织送冰冻检查,冰冻提示:(右乳)腺病伴导管囊性扩张。术中将患者异常病变组织充分扩大切除,予以大量双氧水,碘伏,生理盐水冲洗。患者术中乳腺内没有脓性分泌物,没有急性炎症反应。
术后情况:术后立即与患者丈夫沟通术中情况,详细说了冰冻结果,也说了术中探查情况,且告知患者丈夫,我们将病变组织扩大切除的,切除近1/3病变腺体组织,没有切除全部腺体,有可能患者不再发生病变,不复发,也有可能再次复发,需要随访观察。
患者术后伤口恢复非常好,没有任何的不适,没有疼痛,发红,肿胀的表现,术后第二天就出院了(出院时间为过年当天的上午)。
出院诊断: 1、双侧乳腺腺病伴导管扩张 2、双乳积乳囊肿
病案首页诊断: 1、乳腺导管扩张症 2、积乳囊肿。
出院医嘱: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术后2-3天换药一次,术后10-12天拆线;继续予以口服他莫昔芬,红金消节胶囊;每3-6月复查乳腺B超一次;不适我科门诊随访。
出院后情况:
患者于2021年2月11日出院后一直未到我院就诊,未到我院换药,未与主管医生联系有任何不适。出院12天(2021年2月23日)后患者来我院门诊拆线,发现右乳上方有一个包块,当天乳腺彩超示:右乳皮肤水肿、增厚:炎性?右乳腺体层内混合回声;右乳导管扩张,导管内异常回声;左乳无回声结节,BI-RADS分类:2类,囊肿,患者与主管医生电话沟通后到住院部换药。主管医生查体发现术区皮下有积液表现,立即予以引流换药,双氧水,碘伏等处理创面,术区安置引流条。医生告知患者考虑乳腺导管扩张症及两个治疗方案,一是加强创面换药引流,每1-2天消毒换药一次,若引流干净彻底,包块消退,则治疗结束,但仍有复发可能;若长期换药不能痊愈,需要切除所有病变腺体,后续安置扩张器或者假体。患者表示先换药,看右乳恢复情况再说。
主管医生连续四次换药后,创面清洁,无引流液流出。详细告知患者虽然目前引流干净,但仍有可能复发,需要密切随访,必要时仍可能且切除全部病变腺体后续安置扩张器或者假体。
3月15日患者再次来我院门诊换药,科室主任亲自为患者换药,3月18号再次主任及主治医师为其换药,都有沟通交流后续治疗方案。
但是患者接受不了腺体全切,始终认为是医生的原因导致患者疾病的出现及爆发。主治医师及科室主任反复与患者沟通,且有组织全科室讨论患者病情,治疗方案,请院外专家评估患者病情,讲解患者治疗方案,患者及家属仍然无法接受这个情况,且对我们表示严重的不信任感。患者反复在重庆多家医院治疗,也采用了多种保守治疗方案,均无明显效果,且患者在重庆某一家医院签署了手术同意书后在手术当天拒绝了手术。最终经过验证,患者疾病对药物确实不敏感,用药无效后患者再次选择了手术切除病变腺体。
患者治疗的经过大致如此,具体的医疗上的事情还需要专家鉴定,鉴定我们在医疗上究竟有没有违规,患者究竟有没有手术指征,我们的治疗方案究竟有没有问题。一切都需要专家或者专门的医疗鉴定机构鉴定,希望法律既给患者,也给我们医务人员一个清白。
2021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