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老话》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烟斗文化: 
        烟斗山是观紫镇万众村原七组的居住地,也是原万众村中最为偏远的一个小组,组上共有三大姓氏,近三十户人家,大约一百一十人左右;近年来,经过努力地发展,如今留家常住的不足十户,共计十八人,其中包括二名退休工人,都六十岁以上,平均年龄约七十左右;原七组的田地因作业道路不便,退耕还林面积约占百分之三十,弃种面积约占百分之五十;原七组如今改为四组,七四诣音为弃此,可怜生在誉为幸福文明村的烟斗山,难道真的就这样给放弃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