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258|评论: 0

【探秘】寻找宕昌羌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6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岷江山峡深处,有一片空灵的谷地,古称参狼谷,宕昌县县城就坐落在谷地两翼,两翼之间沉睡着宕昌国故城城垣。城墙成长方形,墙围有梯形墩,一条古街穿城而过。故城前临岷江,古称羌水,背依大山,凝重而沉静。隔江而望的山脊上竖立着护城寨堡杨满城。
大约在秦献公时,从湟水流域南迁的参狼羌定居宕昌。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宕昌设羌道。秦人在宕昌设道,具有划时代意义。一曰,秦人认为,宕昌参狼羌势力足以能够自己管理自己。二曰,对宕昌参狼羌的巩固和壮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三曰,宕昌由此脱颖而出,成为地方政权中心。从此,宕昌参狼羌尽情地呼吸着宕昌明媚的阳光和泥土的清香,与宕昌的山,宕昌的水,融为一体。
东汉时,羌人频频起义,参狼羌冲锋陷阵。遭到东汉政府残酷镇压后,羌人势力大衰,唯宕昌参狼羌仍盛势不减。近年在宕昌城关发现两方铜印:一方是“汉率善羌君”,是东汉朝廷为宕昌羌最高首领封授的印鉴,另一方是“魏率善羌佰长”,是曹魏政权为宕昌羌君下属部落封授的印鉴。印鉴是浓缩的文字,也是宕昌羌权势的象征。东晋末年,宕昌参狼羌豪梁氏乘群雄争霸的有利时机,独自坐大,称宕昌王,建立了宕昌国羌人地方政权。参狼始称宕昌,参狼羌始称宕昌羌。始光元年(424年)北魏承认其为附属国。天和元年(566年)被北周灭亡。宕昌国历时160余年,其附属国地位142年。
区区小国,竟然能在大国夹缝中生存一二百年,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他们一不凭借势力,二不辅助对抗,也不是夜郎自大,追遂时势。靠的是智谋和胆略。对外,审时度势,针对南北朝利用宕昌国相互牵制的心理,对南北两朝都称臣朝贡,接受封赐。对内,勤政理国,设25王;强化边寨防预置76寨。足见宕昌国治国有方。如果说宕昌羌历史是一部壮丽的史诗,宕昌羌国则是史诗中一页扣人心弦的华章。
宕昌水磨
历史无不浸透着岁月的沧桑。唐朝中叶,吐蕃占领宕昌,羌人被沦为属部。吐蕃强迫羌人穿蕃服,习蕃语,充蕃丁,余者为奴户,为吐蕃贵族耕种放牧。百年后,宕昌南部被唐朝政府收复。临江以上的广大地区,直至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被遣将王韶收复。吐蕃统治达310年。在如此漫长的时空隧道里,羌人从史书中消失了。他们困惑过,身份的转换来得太突然了;他们吸纳着,必须不断地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他们也坚守着埋在心灵深处的那个精神家园。其间有过几次大的变故。其一,吐蕃国内发生战乱,驻扎秦陇的吐蕃部落,相互火并,连年混战,大举向西撤去,宕昌所留蕃民多数为原羌人后裔。其二,被吐蕃征服的羌人和部分吐谷浑等人不满贵族间的残虐杀掠,发动大暴动,自称浑末军,宕昌蕃人亦称浑末人。其三,北宋祥符年间,青海吐蕃首领建立唃厮啰国,汉人称西蕃或西番,宕昌蕃人亦称西番。其四,岷州吐蕃首领木征部族踞守宕昌,宕昌蕃人又称木家。
王韶收复宕昌后,宕昌蕃人为宋朝的战马需求作出过重大贡献,留下极其辉煌的一页。据《宋史·兵志》记载:“北宋的马分为二,一曰战马,生于西垂,来自宕昌、峰迭峡、文州,二曰羁縻马,产西南,短小不及格。”从熙宁年间开始,朝廷在宕昌设茶马场。北宋名将张舜民专司以茶易马,他的衙门设在宕昌钦化禅院,整个禅院是储茶的大仓库。南宋绍兴三年,吴璘“以金缯诱致迭宕诸羌,使之耕牧并塞之田。自是,益置互市于宕昌,故多得奇骏。辛巳之战,西路骑兵甲天下。”所谓诸羌,即指蕃也。西部蕃地马也源源不断来宕昌易茶。《宋史·食货志》记载:“卢甘蕃马岁一至焉,洮州蕃马或一月或两月至焉,迭州蕃马或半年或三月一至焉,皆良马也。”“宕昌马政,有骆有骃。”都是上好的良马。宋孝宗特许陇南驻军每年在宕昌买马七百匹。从宕昌所易的马,途经临江驿、良恭驿、牛脊驿、麻池驿、长道驿,到达西和州城,直抵汉中。还在宕昌设良马监,并西和丰草监。
阴坪羌寨
千年桑苍,世事更迭。人们不禁发问,尘封十三个世纪的宕昌羌人,他们还在吗?还在繁衍生息的这片故土吗?
宕昌收复后,蕃民开始分化。元朝实行土司制度。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后裔马纪,任岷州卫指挥使,管理哈达川以下九族。明初开始,羌人的身份逐渐清晰起来。马珍在宕昌设土司衙门,辖番民26族,土民17族。马土司世袭二十一任,584年,对宕昌番民影响很深。北部又有大舍麻竜土司,辖番民3族51户,土民8庄229户。岷州闾井土司辖土民11庄148户,辖番民12户(包括今宕昌木耳乡马莲川各村)。岷州多纳土司辖番民43族,土民45族(包括今宕昌阿坞、哈达、南河三乡)。明清两朝,是番民大分化、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可以肯定地说,土民就是原来的羌人,今天已演化为汉民。其中的赵姓、柳姓、包姓、李姓、后姓等姓氏已经成为巨姓大族。原有的哈达族、粗路族、叶那族、召藏族、占藏族、拉子族等部落名称,也被村庄地名所代替。比如,阿坞乡的各竜、别竜、阿坞、哈达、叶扎、别竜沟、麻界、西迭、粗路、耙石、坞麻、西固12个行政村名,全部由部落名演化而来,其他如木耳、牛家、庞家、金木等乡的行政村名,绝大多数是部落地名。蕃民是没有汉化的羌人,今称藏民。藏民的习俗、宗教、语言,与羌族同,与藏族异,其服饰穿戴,不同于藏族,也不同于汉族。他们信仰凤凰神,认为是他们民族的祖神。而苯苯教经和唃厮啰后裔的发现,也证明原吐蕃后裔的存在。
古老的羌族文化,今天依然保存的那么鲜活。舒展精美的板楼民居,体现了雍容大气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庄重欢快的祭祀礼仪,是古羌人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的传承;清丽淡雅的妇女服饰,最能表现羌人的民俗特征和文化品质。民俗文化的形式绚丽多姿,独具特色,如牛头马面舞、羊皮鼓舞;三弦弹唱、弹口弦、吹唢呐;小调、花儿、酒歌等等。这些文化符号,似乎就刻在宕昌国故城的城垣上,拉近了古今羌人的距离,构成了一部血脉相承的宕昌羌人的民族变迁史,生动地表达了羌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羌藏口弦
寻找宕昌羌人,就是寻找宕昌的历史,寻找宕昌羌人的踪迹。民族之间的融合和衍枝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他们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永存的。宕昌羌人后裔,或为藏族,或为汉族,都是同根同祖。他们正在繁衍生息的这片土地上,昂首阔步,自强不息,创造着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