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二建司在80年代中期接收了一批当年乡镇工业技校毕业的工程管理技术专业的学生娃儿,这批娃儿大都是84年、85年高考落榜但学业不错、心怀大志的有为青年。蓬安当年进入改革开放的第六个年头,本地建筑业、劳务输出外向业务异常活跃,急需一批德才兼备的专业施工技术人才。县乡镇局获市、县政府批准立即筹建了这所专门培育建筑业管理技术人才的学校,又恰逢其时地通过招考收罗了这一批青年进入到了工业技校专业深造了两年,87年二建司接收了20多名这批毕业生进入了单位工作,后来这批人在二建司,在蓬安、在祖国这片热土上挥洒聪明才志,不计个人得失,勤奋努力,大都成就了一番事业,好多人成了工程行业的精英人才,一晃过去了近30年,如今大都即将进入退休才发现当年有若干年的工作岁月只图了奉献,却没有计较得失。因为当年刚实行社保时在一个单位也只有部份人才有机会被单位纳入缴保对象,很多都没能办理,再加上后来改制单位更不可能帮办理了。于是二建司有近20名当年的这批学生缺失了前期近10年社保缴费,现在他们希望续上,人社局给出的答复是只要有法院、审计局、仲裁院、检察院任一单位出据的裁定证明文件,证明你原来是二建司的职工具有合法劳动关系,那么就可续上。于是乎,这批学生就将二建司起诉到了仲裁院,仲裁院以时效过期驳回,3月份起诉到了蓬安人民法院,4月中旬蓬安人民法院出也以时效期已过驳回,过后听法院个别同志透露说这件事并不是个难事,但因为县委县政府专门打了招呼要谨慎裁定,不能开口子,这种历史遗留问题在蓬安不是个例,因为这个招呼,一件本该公正裁定的历史遗留问题被否决!幸好!二建司虽然改了制,但公司还在,公司几十年前的旧档案还在,关于这批人的所有历史资料:学校报到介绍信、乡镇局关于安置分配文件及就职介绍信、与二建司当年的劳动合同及全部工资档案都全部保存着,在全部证据链条充分的情况下,人民法院连做这么个证明的勇气都没有,说明了什么!只能证明了地方政府强权霸道,只顾自己升官发财,忽视民生!说明了这么几年来蓬安的政治生态环境依然不清明;同时也证明了越是基层政府,法制建设越是停留在口号上,权力干涉司法的丑恶行为越是普遍!
这件事情还没有完!已经上诉到南充中院,如果中院依旧,就诉至高院、最高院、诉至中央、国务院,不达目的誓不休!法治社会,岂容一小撮贪官污吏姿意妄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