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四七九指标生名额相关答疑
---------------------------
2021年的四七九指标到校计划已公布。今年四七九指标名额总共拿出了817个,分配到了13个中心城区,以及新增加的成都东部新区,对比去年的817个,没有变化其中“5+2”区域获得700个名额,分给了115所初中学校。
1、七中育才、38中获四七九指标名额最多
今年,获得四七九名额较多的,除了大家熟知的“四七九”三小联中,最惊掉下巴的是成华区的三十八中也获得了最多的指标生名额,共计14个。拿到四七九名额最多的初中是七中育才(水井坊)14个,三十八中14个。紧随其后的金牛实验13个、石室联中(陕西街)13个、七中万达12个、树德实验(东马棚)12个、华阳中学12个。
2、近两年各区获得指标名额对比
2020年、2021年各区获得的市级指标名额对比显示,天府新区所得名额最多,共118个;成华区今年名额增加最多30个,共109个。相比较去年获得名额最多青羊区,今年有所下降,减少了14个,共计105个。
3、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获得名额
今年的指标分配继续向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倾斜,让更多的在“家门口的好学校”就读的学生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提升学生、家长的幸福感、获得感。
>>成都市“5+2”区域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有哪些
今年,“5+2”区域共18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共获得成都石室中学、成都七中和成都树德中学指标到校生名额116个,相比去年的99个,增加了7个,占到总名额的14.2%。
省级示范高中50%的统招生计划提前分配到初中学校,50%的招生计划提前分配,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成都市将省级示范高中50%的统招生计划提前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指标到校生计划下达后,将由初中学校全面综合评价、公开择优推荐。
成绩达到“5+2”区域重点线即可录取
本次公布的是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指标到校生计划,即将石室中学、成都七中和树德中学50%的统招生计划扣除艺体指标、高层次人才子女指标后,提前分配到初中学校。初中学校推荐的指标到校生须参加中考,只要成绩达到“5+2”区域省级示范性普高填报志愿指导线(即:重点线)即可录取。通过指标到校生政策,将强化重过程、重均衡、重综合素质评价的正确导向,破除“唯分数”的窠臼。
继续坚持扶薄、均衡的原则
在今年的市级统分指标生分配中,继续坚持扶薄、均衡的原则,以各初中学校符合指标到校生基本条件的生源数为基础,向薄弱学校倾斜。“5+2”区域市级统分指标中,80%以上分配到了非热点学校。比如四川天府新区新兴中学,成都高新区顺江学校、新城学校,金牛区金牛中学,成华区三十八中等等。
>>初中择校入学的学生不享受指标到校生政策
指标到校生必须是具有就读学校3年学籍且在本校连续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正常转学的,应在本校连续读满2个学年以上、且有本校2年或以上正式学籍。特别提醒:所有指标到校生初中入学时都须符合当年成都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
>>指标生分配继续向
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倾斜,今年的指标分配继续向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倾斜,“5+2”区域18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共获116个名额。市教育局要求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在省级示范高中指标生分配中也要向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倾斜。让更多的在“家门口的好学校”就读的学生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提升学生、家长的幸福感、获得感。5月13日,成都市教育局公布了2021年成都市直属学校指标到校生(市级统分指标)分配计划。据了解,省级示范高中50%的统招生计划提前分配到初中学校,50%的招生计划提前分配。经统计,四七九中(三校七区)的指标到校生名额一共有801个。
指标到校生计划下达后,将由初中学校全面综合评价、公开择优推荐。需要注意的是,初中择校入校的学生不享受指标到校生政策,指标生分配继续向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倾斜。
成绩达到“5+2”区域重点线即可录取
本次公布的是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指标到校生计划,即将石室中学、成都七中和树德中学50%的统招生计划扣除艺体指标、高层次人才子女指标后,提前分配到初中学校。初中学校推荐的指标到校生须参加中考,只要成绩达到“5+2”区域省级示范性普高填报志愿指导线(即:重点线)即可录取。通过指标到校生政策,将强化重过程、重均衡、重综合素质评价的正确导向,破除“唯分数”的窠臼。
继续坚持扶薄、均衡的原则
在今年的市级统分指标生分配中,继续坚持扶薄、均衡的原则,以各初中学校符合指标到校生基本条件的生源数为基础,向薄弱学校倾斜。“5+2”区域市级统分指标中,80%以上分配到了非热点学校。比如四川天府新区新兴中学,成都高新区顺江学校、新城学校,金牛区金牛中学,成华区三十八中等等。
划重点:初中择校入学的学生,不享受指标到校生政策
指标到校生必须是具有就读学校3年学籍且在本校连续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正常转学的,应在本校连续读满2个学年以上、且有本校2年或以上正式学籍。
特别提醒:所有指标到校生初中入学时都须符合当年成都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
划重点:指标生分配继续向,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倾斜
今年的指标分配继续向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倾斜,“5+2”区域18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共获116个名额。
市教育局要求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在省级示范高中指标生分配中也要向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倾斜。让更多的在“家门口的好学校”就读的学生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提升学生、家长的幸福感、获得感。
成都市“指标到校”各区分配对比
区域 | 2020年指标数量 | 2021年指标数量 | 变化 |
青羊区 | 119 | 105 | -14 |
锦江区 | 103 | 102 | -1 |
高新区 | 103 | 97 | -6 |
武侯区 | 76 | 71 | -5 |
成华区 | 79 | 109 | 30 |
金牛区 | 104 | 98 | -6 |
天府新区 | 116 | 118 | 2
|
保存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
立即加入“四川手机报&麻辣社区” 中小学教育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