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25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到来之际,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举行了“点亮爱的火花”家校共育家长论坛,与家长朋友们共议如何用爱与智慧助力生命成长,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健康成长,共同进步。
温江区教育局副局长李双渡,温江区研培中心社区教育学院院长肖红,温江区人民政府督学叶显红、周培英,研培中心心理教研员孙泽萍,新世纪邓文光校长、杜毅副校长以及校家委会代表、各年级家长代表出席本次活动。论坛由新世纪文武路校区校级家委会主席杜燕主持。
温江区教育局副局长李双渡致开幕词,她首先肯定了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在家校合作工作中做出的成绩,同时倡导家长正确认识家风和家教的重要性,重视家校共育。
齐聚论坛议教育 专家纷纷来出招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家庭建设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三生教育基金会会长、三生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张名源教授,从一个“抓手指”暖场游戏将在场所有人带入了其乐融融的氛围里。
张名源教授就从走进新世纪、引领心时代、激发心力量三个方面,围绕《家校融合,从心开始》这一主题,论述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性。张名源教授其间播放了一段《音乐大师课》里的视频,视频里的孩子牵着父亲的手哭着唱完了《父亲》这首歌,这场景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曾获得温江区“最美巾帼志愿者”称号的郑瑶,以她的志愿者经历出发,告诉家长们要看见孩子的三方面:看见情绪,看见需求;看见天赋,看见兴趣;看见生命,看见成长。当孩子进入家庭,当学生走进学校,家长的首要工作,就是看见孩子,当生命被看见,才能看见未来。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辅导师张瑜娇在讲座中提出,家庭教育的本质就是“父母先做最好的自己”。世界上没有天生的父母,唯有爱,才能培养出有责任感、严于律己、善于合作的孩子。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温江区心育团队骨干成员、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教师朱金莉,从家庭心理健康问题出发,讲解了多种家庭心理健康关系对孩子的影响,引起了现场诸多家长的反思。
现场还举行了由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宋菲主持的“点亮爱的火花”家校共育路径探索沙龙。
新世纪外国语校长邓文光、温江区研培中心心理教研员孙泽萍、温江区“最美巾帼志愿者”郑瑶、家庭教育辅导师张瑜娇、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教师朱金莉,就“如何点亮爱的火花”、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与家校融合多方面进行探讨。
现场的家长们就身边的问题案例,与专家进行交流解惑。
学校引领心时代 家校共育健康娃
活动最后,校长邓文光发表讲话。他表示,人的一生要受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想做好家庭教育,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氛围;要认识、了解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则,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导师;教导孩子要用好方法、好态度。家庭教育是三种教育的起点与基础,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情操最关键的一环。
办学20年以来,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十分注重家校融合工作,邓文光在论坛中提到,未来新世纪将加强学校与家庭的信息共享;做好班级、年级、校级家委会工作,让家委会成为家校联系的坚实纽带;通过与专家、教师、学校的沟通,帮助家长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加强家校互动,多倾听家长的声音。
近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也因此,学校十分重视家校融合工作,举办此次家长论坛就是为了更好的将家庭、学校、社会融为一体,给家长们搭建一个一起探讨、交流、学习的平台。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孩子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个大的环境场里,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每一个父母、每一个老师、每一个成年人都应当肩负起积极影响未成年人的责任。
近期,网络上爆出许多极端案例,痛惜之余让人深感焦虑,也向每一个为人父母者提出了新的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家校联合、积极互动,拓宽教学思路、开创家校合力育人的新局面,共同把爱的火花传递下去,让孩子们在幸福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快乐自由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