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发布」构建“大产业”“大枢纽”昭通“十四五”时期这样下功夫
云南网
22小时前·云南网官方账号
发布会现场 赵嘉 摄
云南网讯(记者 李熙临)5月28日,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昭通市专场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中共昭通市委、昭通市政府主要领导介绍昭通经济发展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共昭通市委书记郭大进介绍,“十四五”时期,昭通将着力在“六个大”上下功夫,续写昭通新时代长征路上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
一是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美丽宜居“大乡村”
持续跟踪“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情况,健全落实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力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创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30个、精品示范村300个、美丽村庄3000个。
二是聚焦“三张牌”新动能,构建优势特色“大产业”
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特色产业、绿色能源及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三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抓好六大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推动昭通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加大70万吨水电铝、80万吨有机硅循环经济项目下游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把昭通建设成为生态观光旅游区、康养休闲度假区、红色文化体验地。
三是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构建综合交通“大枢纽”
力争再新建会巧、鲁巧等11条高速公路,确保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600公里,实现每个县(市、区)通2条以上高速公路;加快渝昆高铁、叙毕铁路建设,启动攀昭毕、昭六、宜西攀铁路建设,力争县县通高铁;建成昭通新机场;完善金沙江水路运输网络;新增库容2亿立方米以上,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
四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省际区域“大城市”
加快鲁甸撤县设区、昭鲁一体化和大关县城避险搬迁进程,确保今年内所有县(市、区)达到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标准,力争2023年“美丽县城”创建达标全覆盖、中心城市和绥江县城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到2025年有2至3个县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其余县城达到省级文明城市标准,城镇化率到2025年提升至50%以上。
五是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大屏障”
坚决打好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攻坚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全面强化河长制,严格执行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治理工程。
六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构筑党建引领“大格局”
高标准建设一批基层党建示范点,精心打造镇彝威革命老区、沿金沙江、沿南丝绸之路“三条党建长廊”。努力锻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持续巩固发展良好的政治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