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09|评论: 2

[散文随笔] 浅谈老年人的生活 禺草号汉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30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老年人的生活
1.jpg
十月流火即上霜,八月十五龙舟忙。
老当益壮从头干,静敬澹一读文章。
人过花甲,如孟秋之夜的星宿二(天蝎座中红色的星又称大火星),从苍穹之颠,逐渐向西滑落。虽有绚丽的之光,毕竟日落西下为时不多,几分惆怅,几分无赖或几分哀息。
自退休回家后,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是众多退休老人所关心的话题。虽然还会为儿孙或某事忙上一阵,但仅仅系昙花一现,它会随着时间一道凋零,留下残枝败叶,在空旷的大地上孤独傲然屹立……
时间如流水,白云苍狗飞逝而过,记忆中火红的岁月,仅像端午节上的(划)龙舟(比)赛,红红火火热闹非凡一阵子,时间总不会很长。平凡日子(岁月)照旧流淌,在家的日子还得一天天过。拿什么打法时光,既不荒废还有点益处,此事,值得大伙好好思量。
人到六十(岁)一花甲,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静下来,想起当年老师启发我们的话语真的太多,在此不用一一赘述,特引于谦①的那句名言:“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此话用于当下,在家中闲暇的我们,那是最恰当切实不过了。
2.jpg
汉阳柏泉张三异家族文化研究中心的畅谈会。
宋真宗赵恒《劝学诗》可借鉴和学习:“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看来,读书不乏是个较好办法,既能消磨时间、又能陶冶情操增长知识,还能在今后儿孙的辅导上添砖加火,更有利于对其培养。这应征了当今的那句时髦话:“利在当下,功在千秋。”这样的好事,闲暇退休之人,何乐而不为呢?
3.jpg
武汉市图书馆举办的"读书会"上。
人生一世有三乐,好书、佳客、山水游。为他人飘泊近一生的老者,退休后能静下心来,阅读以往没时间翻阅的爱书,那是件很惬意之事;如能从中领略到愉悦,那该是何等的高兴和快乐?你放下身边琐碎事,回到生命的本源中,才可得到真正的清闲,哪怕仅片刻也是好的。
清闲是幸福三要素,在人的生命中,其位置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好坏和生命的延续。这是当下人所忽视的而无闻追求的。和志同道合佳友,无拘无束的畅谈,也是一种清闲。畅游烟霞盛景,将自己融入其中,心境自然是锦上添花,那样的清闲,就连神仙也在向往。
做到上述三点,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回到生命之本位,那就能获得超自然的快活。一个人不受外界的干扰,做到了这三件事,也就是说享受到人间最快乐之事了。
人生在世,要多学历史,通古达今非常重要。虽人生不过几十年光阴,更要珍惜时间学习,不可将有限的岁月,让费在无为的时光里。我们这代人,虚度年华失去太多,实在可惜!这里所说的通古达今,无非学习古代先贤分析问题的哲理、处世经验即:做人的道理。中国自古以来,最重要的就是讲做人道理,传世书中主要凸显四字“如何做人”!古代圣贤留下的诸多格言,无不是教育我们恪守这一道理。这点赵恒(宋)《劝学诗》说的再清楚不过了。
当下,“老年大学”各类学习班越办越多,还日趋红火。其原因,我看就在上述观点的赞同上。此乃,特抛砖引玉,望能起到事半功倍,对退休的老者有其帮助。让其生活得有意义,最好增光添彩奕叶崇光。
在此,并非给“老年大学”做广告,仅是自己一点小小感受。我想人世间,还有很多适合老年人去做的益事,望大家自己去揣摩。脚下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书中乐趣多,少年曾蹉跎。
重读三字经,力把时光夺。
4.jpg
一位“解放牌”在空旷的大厅内争分夺秒,抢回逝去的时光。
1.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明朝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仕宦世家。从小聪颖过人,承习家教。6岁入私塾,15岁时考取县儒学生员,博览群书,尤其喜读苏武、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人著述,崇拜他们的正直气节。17岁乡试落第后,闭门读书,到20岁考取县学廪生,名列前茅。23岁中举,次年入京会试,名列第一。明永乐十九年(1421)中进士,但殿试时因策伤时,只得三甲第92名。任山西道监察御史。二十一年,奉命出巡湖广,考察官军功过,又到川贵边境招抚瑶、壮等少数民族。他微服私访,详察民隐,在江西昭雪冤狱数百人,斥革犯法王府官员15人,一时威震府县。在川贵边境,他察知边将胡作非为,“邀功妄杀”,就如实揭发,加以惩处,兴利除弊,政誉卓著。宣德三年(1428),受都察院右都御史顾佐的荐举,任江西监察御史。两年后,调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御史,巡抚山西、河南等地。在任19年间,兴修水利、筑路铺道、植树挖井、贷粮济贫、施药救难等等,政绩颇大。他屡屡上 书为民-,当时内阁三:学士杨荣、杨溥、杨士奇佐政,政清治正,凡于谦所奏,都一一允准。后宦官王振把持朝政,于谦遭到忌恨和打击。正统十一年(1446),于谦上京奏事,荐举河南、山西参政孙原贞、王来两人出任巡抚,王振唆使通政使李锡上本弹劾,诬陷于谦因长期不得升迁而心怀怨恨,任意荐人自代,不合体统,而下狱三月。后在河南、山西两省官民和周、晋两藩王府的请求下,王振-释放于谦出狱,降为大理寺少卿。后因迫于民愤,又恢复了河南、山西两省巡抚(即都察御史)之职。正统十二年,任兵部右侍郎,次年又升为兵部左侍郎,协理军务。

5.jpg
土木堡事变后,于谦力挽狂澜,竟被夺门之变排除异己的英宗误杀。

他在《观书》 “书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 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 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 未信我庐别有春。”
正统十四年(1449)六月,英宗在王振挟持下,对瓦刺部的侵扰举棋不定,开始步步退让,后又轻举妄动,率兵亲征。“土木堡之役”,英宗被俘,瓦剌也先一部大举南侵,京城危在旦夕。留京监国的郕王朱祁钰急召朝臣共议对策,当时朝廷上下,一片恐慌,翰林院侍讲徐珵等人主张迁都。于谦临难受命为兵部尚书,主持军务,坚决驳斥迁都派,厉声说:“言南迁者,可斩也!”他率兵22万,精心部署,列阵九门,誓死抗敌,并扶郕王即位,追英宗为太上皇,以定民心。经过5天激战,击退了瓦剌部的进攻,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以功加官少保。景泰元年(1450),英宗朱祁镇回到北京,皇位争夺趋于激化。在于谦等主张顾全大局的大臣的提议下,代宗朱祁钰表面上欢迎太上皇回京,暗地废立英宗皇储,另立己子为皇太子。不久,代宗皇太子病死,仍不准英宗子恢复皇储。英宗被软禁在南宫,图谋复位。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英宗乘代宗病重之际,纠集旧臣冲进东华门,登奉天殿行即位典礼,复辟成功,史称“夺门之变”。英宗复位后,就清除异己,把于谦等大臣下狱,幽杀代宗于西宫。不久,处死了于谦、大学士王文等人。于谦遗体为都督同知陈逵收殓,次年归葬杭州西湖三台山,成化元年(1465),宪宗朱见深即位,为于谦平反冤狱,恢复官位名誉,改于谦北京故居为“节忠祠”,杭州故居为“怜忠祠”。弘治二年(1489),追赠于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1-5-31 07:2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6-3 10:2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