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251|评论: 4

你晓得明代人咋个说四川话不?这位明代遂宁人告诉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6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乱吃东西拉肚子,古代的人们称作“过肚子”;胆水豆腐很好吃,胆水就是古代的盐卤;身材短小怎么说,古人谓之矮矬矬……近日,一则古籍《蜀语》中关于明代成都人讲方言的文章流传于微博,让很多读者感到惊讶的是,拿古人日常所说的词语当做当下流行用语竟觉毫无代沟,反而显得十分生动幽默。
明代李实是四川遂宁安仁里人,其所著《蜀语》一书是解说四川方言词语、现存最早的分地考证常言俗语的著作。全书共收录四川方言词语五百余条,忠实地反映了明代四川方言的基本面貌,是研究明代四川方言的有效材料。
据此,记者查阅典籍,找到了部分明代蜀人口语中别具特色的词语,其中包括了大量语素重叠构词。语素重叠构词在当今的四川话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在明代也是很重要的构词方式。
明代人咋说四川话?
一起来看看吧!

1
人长得矮叫矮矬矬
明李实《蜀语》记载:谓“人形短”曰“矮矬矬”,矬,七禾切,音搓。
如今四川方言中,人长得矮也是“矮矬矬”,如形容物短,一般用“短杵杵”。
2
少称为丁丁
明李实《蜀语》记载:少曰丁丁,又曰点点,又曰些些。放到如今,我们口语中也说一丁丁儿、一点点儿。
3
小称作蔑蔑
明李实《蜀语》记载:小曰蔑蔑。凡言人物小谓之蔑蔑。扬子《方言》:“江、淮、陈、楚之内谓之蔑。”郭璞注云:“蔑,小貌也。”
4
大称作莽莽
明李实《蜀语》记载:大曰莽莽。《庄子》:“莽乎大哉”。重叠式“莽莽”,一般用来形容婴儿长得胖乎乎,如“这娃儿长得好莽莽哟!”
5
老叫做老革革
明李实《蜀语》记载:老曰老革革。老革革,形容老。“革”本有老义。四川方言中重叠作“老革革”,用于指人年老或蔬菜等不嫩;或将“革革”进一步虚化为形容词词尾,表示粗糙、粗壮、不平滑、不流畅、不秀气等,如蛮革革、粗革革、麻革革、沙革革等。
“老革革”一词形容很老,既可指人,也可指物,今仍沿用不衰,如“这人的长相老革革,才三十出头,就像四十多岁的人了。”
6
慢用迟迟表达
明李实《蜀语》记载:不速曰迟迟。迟迟,意思是行动完成的时间比必要的或有时是想象的更晚。已经不纯粹是四川方言中的词汇,四川话中的“迟迟”只有慢的意思。
7
幺儿幺女
《蜀语》载:小儿女曰幺,幺音腰,凡幽、幼字从此为声,俗作“么”误。如此甜腻的称呼从明代就开始使用了,子女不论男女长幼,在父母眼里,都是他们疼爱的“幺儿”。
专/家/说/法
明末清初以后 四川方言变化不大
四川方言在这几百年间的发展变化如何呢?对此,记者联系到了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巴蜀方言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汪启明。
“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对四川方言的面貌有较大影响,是四川方言发展变化的一个节点,此后,四川方言发展进入稳定期,语言变化不大。”汪启明告诉记者。而《蜀语》一书反映的是明代尤其是川东地区的四川方言面貌,成书年代在“湖广填四川”之前,那为何如重叠词此类和当今四川话中的词语相差不大呢?汪启明告诉记者,这便涉及到语言的底层理论,“每种语言都是叠加的,都有最古老的那一层。”丰富多彩的重叠词在四川方言中,是古老语言成分,因此代代相传。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2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1-8-10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8-24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9-1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川东、重庆一带现在还把老年人叫做“老果果”,当然带着一丝不屑的口气。
 楼主| 发表于 2022-2-18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