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山河漫游记【长卷诗集】
文:金龙施雨
第十五章 荆楚赫赫展雄姿
16 隆 中
* 卧 龙 出 山
图谋大业诸葛亮 隆中出山年二七
鞠躬尽瘁辅汉室 智慧超群死后已
建安十三年诸葛 精心策划攻曹计
联合孙权巧安排 大败曹操在赤壁
战取荆州及益州 三分天下局面立
刘备死后刘禅继 蜀汉大权亮手里
信赏必罚治蜀国 诸葛亮传记载细
陈寿言说诸葛亮 科教严明信无比
无恶不惩善不显 不容奸淫至于吏
强不侵弱怀自厉 风化肃然道不遗
陈寿作为蜀汉人 其父又曾违法纪
被亮判处其髡刑 称道诸葛执法明
赏罚必信行必果 亮法严明又公平
亮用马谡失街亭 自罚三等是证明
蜀国经济促发展 亮派一千二百名
大力维护都江堰 确保灌溉水工程
精心组织盐井工 火井煮盐新发明
增设司金中郎将 典造农战之器成
火速发展丝织业 蜀国织锦速驰名
刘备死后蜀内乱 各处豪强纷举兵
诸葛准备历一载 立马出兵叛乱平
期间曾经有七次 生擒孟获服孔明
彻底平定南中后 诸葛率军驻汉中
六出祁山攻曹魏 兵少力单未成功
最后病亡五丈原 抱负未圆结终生
雄图大略诸葛亮 杰出才能令人敬
* 两处卧龙之地
隆中隐居诸葛亮 度过青春好时光
因此历来称这里 诸葛武侯二故乡
今过古隆中牌坊 沿着右首林荫径
卧龙茶室就在那 侧向东山之梁上
老龙洞清泉冲泡 云雾茶可尽品尝
三顾堂前数十米 龙首龟座石碑立
草庐二字正面刻 背刻卧龙处三字
现存年代较早碑 明嘉靖十九年立
经过流传千百年 诸葛智慧绝神奇
杜甫漂泊西南时 咏怀古迹赋赞诗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指挥若定失萧曹
云移汉祚终难复 志决身歼军务劳
六十年代董必武 隆中题写两副联
借用杜甫名诗句 其一挂在武祠前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还有郭沫若题词 言简意赅很生动
上联志见出师表 下联好为梁父吟
出师未捷身先死 常使英雄泪满襟
恰与杜甫之名句 同堂悬挂添气氛
还有一处卧龙地 距离襄阳三百里
河南南阳卧龙岗 距离市区三公里
卧龙之地现两处 诸葛隐居哪里是
南阳人以出师表 襄阳人以隆中对
各自为据不相让 清代咸丰年间里
襄阳顾嘉衡出任 南阳太守正当时
为了各方不得罪 灵机一动对联题
上联曰心在朝廷 原无论先主后主
下联曰名高天下 何必辩襄阳南阳
回避问题很巧妙 且又歌颂诸葛亮
其实隆中在汉时 管辖隶属归南阳
明代以后划襄阳 非在河南古南阳
两地人们爱诸葛 均以卧龙而荣光
17 鹿 门 山
景色清幽鹿门山 位于襄樊市东南
旧名唤作苏岭山 北临汉水南岘山
东汉建武建寺庙 刻二石鹿立门前
人们称为鹿门庙 山随庙名鹿门山
西晋时称万寿寺 唐代复将鹿门还
许多名士情独钟 驻足隐居鹿门山
最先就是庞德公 后汉书之逸民传
言说庞公襄阳人 学问深厚韬略远
荆州刺史刘表敬 数延请之拒宛然
后遂携妻登鹿门 隐居采药而不反
庞德公本是名士 他与襄阳黄承彦
司马徽与崔州平 徐庶等有识之士
都要深交常集聚 诸葛隐居隆中时
曾拜庞德公为师 习凿齿有襄阳记
孔明每至庞公家 独拜床下苦学习
此后不断有文人 名士隐居来此地
* 孟浩然白首卧云松
人们提到鹿门山 就会想起孟浩然
他写夜归鹿门歌 绘声绘景世代传
山寺鸣钟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互道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
世称他为孟襄阳 曾经隐居鹿门山
未曾入仕孟山人 四十岁时游长安
应进士举而不第 太学赋诗却惊艳
名动公卿众倾服 王维张九龄大赞
王维带孟到内署 恰巧唐玄宗遇见
惊慌躲避孟浩然 玄宗发觉事怪诞
王维不干再隐瞒 照直禀报孟浩然
玄宗说名早听说 今日有缘得相见
孟浩然只好出来 玄宗问他作何篇
浩然朗诵其新作 五言岁暮归南山
一曰北阙休上书 二曰南山归敝庐
三曰不才明主弃 四曰多病故人疏
玄宗听了不高兴 不待念完就止住
是你自己不来求 我又不曾冤枉你
为何这样冤枉我 即将孟浩然放归
他在长安碰了壁 回到家乡妄憋气
襄州刺史几年后 韩朝宗约他一起
再赴长安力推荐 但到启程那日时
他和朋友把酒欢 有人催他别忘记
你与刺史有约定 他不高兴大呵斥
已经喝上管他去 韩等不来极生气
只身一人赴长安 事后孟亦不后悔
后来张九龄被贬 来到荆州作长史
让他来府当幕僚 不到一年就辞职
开元二十八年时 王昌龄游襄阳来
二人相见甚欢喜 当时孟病疹发背
将要痊愈却纵饮 食鲜疾发而离世
襄阳一生孟浩然 尤爱山水田园诗
并驾齐驱与王维 唐代诗坛独占席
孟诗多写鹿门山 万山砚山高阳池
名胜景物信手拈 春夏秋冬尽入诗
澄波澹澹芙蓉发 绿岸参差杨柳垂
秋日天边树若霁 万山江畔舟如月
初冬水落鱼梁浅 砚山天寒梦泽深
田园生活深爱恋 故乡民风最纯真
清新淳朴田园画 他在过故人庄云
一曰故人具鸡黍 二曰邀我至田家
三曰绿树村边合 四曰青山郭外斜
五曰开轩面场圃 六曰把酒话桑麻
七曰待到重阳日 八曰还来就菊花
自然天成味无穷 朴素田园风俗画
洁身自好孟浩然 李白王维敬重他
王维曾在郢州亭 给浩然作肖像画
此亭称为浩然亭 后曰孟亭成佳话
李白对他崇倍至 赠孟浩然诗中云
一曰吾爱孟夫子 二曰风流天下闻
三曰红颜弃轩冕 四曰白首卧松云
五曰醉月频中圣 六曰迷花不事君
七曰高山安可仰 八曰徒此揖清芬
* 皮日休吁嗟逢橡媼
晚唐著名文学家 醉吟先生皮日休
隐居襄阳鹿门山 出身家庭很贫苦
一字袭美一逸少 气间布衣自称呼
自号又叫鹿门子 咸通八年中进士
咸通十年为苏州 刺史崔璞之从事
又与陆龟蒙相识 与之唱和格外密
入朝为太常博士 复出为毗陵副使
黄巢起义占长安 以皮为翰林学士
黄巢起义失败后 不知所终皮日休
或说他被黄巢灭 或为唐朝所杀戮
或说逃奔吴越去 偷偷投靠其钱镠
他对社会早不满 并写原谤愤怒吼
呜呼尧舜大圣也 民扼其吭捽其首
他受白居易影响 强调文学之裨补
上剥远非下补失 诗歌颂讽闻之足
他的诗文大部分 自编皮子文薮录
正乐府与三羞诗 为其代表世称著
黑暗现象猛揭露 尖锐深刻又大胆
他对人民极同情 挥泪写下橡媪叹
大呼吁嗟逢橡媼 真切感人世代传
民间传说皮日休 初到苏州做小官
先扮教书先生去 体察民情到乡间
碰到拾橡一老妇 问她干嘛她不言
后来饿肚去讨饭 恰好老妇又遇见
他揭开锅盖一看 橡子野菜锅里满
他感奇怪问老妇 干嘛要吃橡子面
老人声音颤抖说 官府升秤最讨厌
收成再好赶不上 官府升秤大吞咽
明察暗访皮日休 弄清事实惩赃官
标准斗与公平秤 公开设置官仓前
皮公斗与皮公秤 百姓高兴大称赞
他对此事萦在怀 挥笔写下橡媪叹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