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夹镜楼位于宜宾市冠英街历史文化街区合江门广场,主体已完工,今年国庆节期间对外开放。据了解,拥有2200年深厚历史底蕴的宜宾历史文化遗迹丰厚,地处城市中心区域的翠屏区则是历史文化遗迹最集中、最丰富的区域。为充分挖掘旧城历史底蕴和五粮液酒文化资源,延续城市文脉、守住城市肌理,翠屏区委、区政府立足“历史文化再彰显、文化产业再复兴”,于2020年开始启动重塑城市文脉生态圈项目建设。
据宜宾文化学者、作家丁芝萍女士介绍,夹镜楼原名合江楼,原址位于宜宾合江门外的禹王宫右侧。最早为清朝初期所建,后不久被毁。嘉庆十年楚商修建会馆重建该楼,匾曰“夹镜楼”。
“当时呼旧名(合江楼),或曰大楼。”丁芝萍说,很多人不知道宜宾“夹镜楼”的来历,甚至闹出笑话。此前,有种说法是因为大楼镶嵌了旧时昂贵的玻璃镜片而得名,丁芝萍称“此大谬矣”,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丁老师告诉戎城君:“夹”是方位词,意在此楼位于金岷两江之间;金江与岷江的水质和流量有差异,因而在合江处形成波峰,当月朗风清的夜晚,月亮倒映在江面上,成双影或成三影。“天上有个月亮,金岷两江各有一个月亮,此刻登楼赏月,有着如诗如画的意境,人称‘双江映月’。” 据翠屏区文旅部门相关人士介绍,“夹镜楼”原为两层木质结构的方形楼阁,是清末时期宜宾地标性建筑之一。其造型别致,古朴典雅,画栋雕梁,飞檐翘角。登楼可凭栏观赏“双江映月”胜景,可远眺长江、白塔山和七星山。 夹镜楼的建筑风格为传统官式风格楼阁建筑,高三层,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 夹镜楼要保留并恢复历史记载的建筑体量,为了强调其在长江流域临江楼中特殊地位,适当采用新风土韵味的设计样式。在突出宜宾夹镜楼川南建筑特色的同时,营造长江流域新旧统一,和而不同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新核心景观。
实景
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之地四川宜宾合江门,四层高的仿古建筑“夹镜楼”拔地而起,成为宜宾老城区的新地标。 目前,宜宾合江门广场“夹镜楼”主体建筑和外立面工程已完工,二装方案及施工图初审完成,即将进入全面内部装修和布展阶段,预计今年国庆节可对外开放。
效果图1
效果图2
效果图3
效果图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