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红叶点秋野,
是谁创意的时装。
黄显秋韵,
绿怀春光。
.
风雨日子里,
多有,阴霾时光。
秋霜,把早凋树叶,
染成金黄。
.
B
一只丽鸟,逆风飞翔,
啼鸣,凄婉悠扬。
余音落秋林,
秋叶在微风中鸣唱。
.
树,那是疲惫翅膀,
栖息的地方。
一群白鸽飞过树顶,
秋菊摇在风的沧桑。
.
柔指般的风,
抚回,羽毛的光亮。
靓羽依然,
激活秋色风光。
.
几点顽强绿色,
是生命的渴望。
叶子微动,一片阳光,
照在属于蓝天的翅膀。
——选自李玉奎著诗剧《杏花女》0305
.
A
五月的鲜花,
能不能笑开我的苦闷。
荒漠中绿叶的歌
寻找着,流沙漫没的古琴。
.
它演奏过月亮创作的夜曲,
弦断了,断处有伤痕。
余音不肯离去,眷恋友谊和爱情,
友谊、爱情已随利益私奔
.
B
郁闷时哼一段故乡的歌谣,
歌谣来自原野,山水花草纯真。
累了,踩一支欢快舞曲,
伴给,数票子的声音。
.
利益是风中细绳,系着友谊,
友谊是春天的风筝。
彩虹爱情,虹断了,
孩子的眼睛,维系着婚姻。
.
百花从人前走过,
一朵比一朵笑得开心。
夜来香找到了幸福,
弯月钩起几缕遗恨。
.
C
江河水道几千年,
环水村落,保留着远古的诚信。
牧童丢掉了竹笛,
茶花依旧开在原野丛林。
.
朝霞还是那样光艳照人,
亮退,昨夜闪烁星辰。
我寻找着月亮,白鸽飞向蓝天,
把梦讲给早晨。
——选自李玉奎著诗剧《杏花女》0299
.
喜新厌旧,贪婪无止境的追求,
情商找到了幸福。
同时也走进,
埋葬幸福的坟墓。
.
志士多,正气在,民间世风扬须眉,
三月杏花白,四月梨花开,
清明若有雨,准是银杏泪。
五月云朵过寒山,片片雪花漫天飞。
——选自李玉奎著诗剧《杏花女》0233
.
复活银杏的前期形象工程,已基本完成。
最早出现的“白狐”是她的化身,《晨雾里的阳光》有她的影子,两次在作案现场出现的那把镰刀,分别标明了她的身份和存在。
生命工程的总体设计,完工部分正在接受检验。
人死不能复生,神医只能妙手回春。属于复制的克隆技术,前景黯淡。我们需要创作出超越三维空间的作品,将复活者的未来,置放在四维空间,让她能俯视我们这个世界的全貌。提供可靠的方案,使人类找到准确的飞跃起点。
作品想到了,用,笛卡尔坐标系统,在四维空间塑造她的雏形。设计她的灵魂,偏重了文化教育,设计文本,用适当的篇幅阐述了这一点。
这样一来,费解就摆在了读者面前,让我为难。幸亏杏花女,用明珠装饰了所有的平庸。但稍加不慎,随意删去或增加一个字,都有可能导致整个设计文本支离破碎,毁于俗套。
总体工程正在按着它自己的理由进展,我们将会看到同时出现的天堂和地狱。
杏花女,仍然是这里的主人,听她的语气,有把握掌控现在、将来所发生的一切。或许真能竖起一座,耸立在阴阳界碑旁,用她神秘又好听的别名,命名的宫殿。
本文作者认为,所有可供后人参观的建筑,都不是谁的功劳。功绩永远属于,它自身壮观的存在。
——选自李玉奎著诗剧《杏花女》0216
.
06年创作了一篇文字,依次被,榕树下、新华、搜狐、新浪等网站推荐,置顶且加精;北大、清华校园文学,相继将此文评为精华,从而引人关注,于是作品迅速传播。很快,被众多网友转载。
不久,我在网络看到了这首诗的配乐版、朗诵版。记得百看不厌的,是由一位网名叫二十四节气,制作的配乐音画版。众多网友的赞扬,让我感到恐慌,于是不断地改变着网名或昵称,最终没有暴露真实身份。这是为什么,因为,墙倒众人推,枪打出头鸟。连并,名利之徒,制造的雨雪大风;陈俗作品,奠基的文人相轻,我懂。
嫉妒,是一种病症。争斗,仍然在这片本该培育新苗的土地上,蔓延,乃至横生。于是我用“外星人”,引导正气网民,继续称我为“传说中的诗人”
.
原本,这个世上都是好人。当今,若失去了法律管束和民间道德对邪恶的愤怒,多数,是被利益统治,随大流的人群。
窝里斗,离散了一个民族。强大一个国家,只需四个字,团结奋斗。
低调,我认定自己就是一个诗人了,于是,开始了猛烈地创作。2013年由感恩教育之父张鸿超先生筹划并担任总编,在海外出版了诗集《我用痴情听红叶》。这一事实,给了我继续创作下去的冲动。2015年完成了,十万字叙事诗或称数学科幻小说的初稿,部分章节公开发表后,网民说,“传说中的诗人”又回来了,希望他有一个很好的归宿。
《杏花女》出版后,京东做了一年广告。具有代表性的读者,这样评价这部作品:作者具有语言天赋;一部文理天书;其中章节越读越晕,推理越来越深。为了解除理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让更多追求简单的人,接受这部复杂的作品,我曾多次通俗语言,想让她生长在缺乏新苗的土地上。结果,与初稿相比,出现了追随名人作品,模仿利益文化的怪影。那就是,几乎沦落为小品的语言;那些冗长、缺乏内涵,泡沫连续剧的深渊。问题出在哪里,创新想象力趋近沉迷。
堕落灵魂,丢掉了众多主人公的最初使命:用数学方法,探索外星人。
于是我决定,稳定原创初稿,因为改动,严重地,破坏了原有的自然、人文逻辑,让这座结构严谨的宫殿,毁于松散的俗套建筑。
过分谦虚,是对低俗的认可。低调更不能成为,对嫉妒的无奈。
当年,有几人能读懂,惠特曼的诗篇;最初,又有几人能理解,雨果作品的内涵。
.
《杏花女》前言有话:“杏花女将要带领这部作品跨越数个世纪。”读不懂的朋友们,请仔细观察天上的群星。我们有的是时间,在地球毁灭之前,争取实现,后代定居先进星球。站在那里,会清楚地望见今天的杏花女。
——选自李玉奎著诗剧《杏花女》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