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593|评论: 1

[交流共享] 【梨园新视界】比王祖贤、赵雅芝还美的白蛇出现了,这炫酷程度堪比哥斯拉大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3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王祖贤、赵雅芝还美的白蛇出现了,

这炫酷程度堪比哥斯拉大战


2021-05-28 17:13


最近有一部评分很高的电影《白蛇传·情》大家看了吗?
羊看完,震惊了~


故事很简单,就是那个家喻户晓的白素贞下凡报恩许仙的经典桥段。
关于这个题材,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拍一部新戏,从赵雅芝的《新白娘子传奇》、王祖贤、张曼玉的《青蛇》。


到黄圣依、杨紫、鞠婧祎等的白素贞形象,几乎每一个都被大家所熟知。


前几年这个题材还翻拍成动漫版《白蛇·缘起》,在国漫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这里面的白蛇角色同样深入人心。


而《白蛇传·情》不同的是,它是一部戏剧电影,是根据粤剧舞台剧改编的,演员是戏剧的原班人马,都是国家一级戏剧演员。
整部电影没有一句白话对白,都是通过戏腔唱出来的。


一听到是“听不懂”的戏剧,是不是大家一下就被劝退了?


那你就真的错过一部很精彩的大片了,因为它是中国首部4K特效戏剧电影,在还没上映之前,就已经获得了多项大奖。
其中就包括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提名、第四届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最佳戏曲歌舞影片”等。


影片中既充满水墨江南的诗情画意,又有科幻大片特效的激情澎湃,传统艺术形式和前沿科技碰撞出来的火花,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这部电影筹备的时候,美术组画了600幅分镜图,丰富的展示了各个场景中的构图美感。


全片共做了210幅概念设计图,设计了数十个美轮美奂的场景搭建和90%的特效呈现,给人十分震撼的视觉享受!


戏剧和水墨结合的创新美感
电影的整体基调参考了宋代水墨画的风格,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戏剧和水墨结合的创新美感,令人十分震撼。


水墨美学讲究追求简约、留白的质感和气韵。
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
宋代画家郭熙这两句道尽了山水画中的写意。


电影中也遵循了这个特点,比如这种园林建筑色彩上有水墨丹青的和谐,构图上有对称和留白感。



而电影中画面远近呼应,色彩唯美,差不多做到了帧帧壁纸的质感~


荷塘、西湖、断桥、竹子、梅花、锦鲤等,昔日上学时古诗词与文言文中能看到的,富有象征意义的古味载体,在这部影片尽数体现。


在表现手法上虚实结合,比如这种桥上为实,倒影为虚的感觉,既表现了两个人相遇的唯美浪漫,又隐约有一些施妖法的虚像。


服化道在还原戏曲之外,还加了很多生活化的元素,不会让整体氛围都沉浸在浮夸的特效里,显得特别夸张。
落到地上,一花一草都是有情的。



导演制作的初衷是希望它能成为“年轻人的第一部粤剧电影”;
所以在制作特效场景时,也参考了很多年轻人喜欢的东西,于是就有了让人十分振奋的特效场面。
这不是世界末日,而是“水漫金山”。(电影院看感官更好)


这特效不输好莱坞经典灾难大片里的海啸吧!


感觉导演还调皮的借了当下的热点,这浪涛是不是跟神奈氚冲浪里有点像?


法海的反击有点像哥斯拉大战~



很多画面质感在票房很高的电影中,都能找到类似的场景,比如《藏龙卧虎》中竹林追逐。



某些场景跟张艺谋的《影》很像,都是通过黑白质感来表现。



水袖甩出了《十面埋伏》里舞水袖的感觉,PS:当然章子怡的水袖舞是来源于戏曲和古典舞的结合。



动作戏跟主流商业片也比较接近,镜头语言丰富,特效细致,仙鹤童子变身媲美《妖猫传》。



这么大量用心的前期策划,最终的效果如此震撼就不奇怪了~
这部粤剧电影的服道化设计、拍摄、后期特效所结合的传统美学元素,改变了国粹在人们心中的固有印象,也是对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弘扬。


服道化对戏剧人物性格的展现
我们都知道戏剧的扮相是很讲究的,若不是对戏曲十分了解,很难分清这些行头到底有什么不同。(当然羊也不行)
这部电影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口味,在传统的行头上进行了现代化的创新,也通过服道化来表现人物丰满的性格。


比如白素贞这个角色既美丽又大方,相对设计的服装款式则会温柔很多,整体造型都偏大气的感觉。


因为背景是水墨风格,所以在服装上用到了传统的扎染技术,突出了人物和背景的和谐性,都是水墨丹青的质感。


人物性格既温柔又坚毅,戏曲演员的举止、身段和唱腔都拿捏得当,每个动态都透着温柔和文雅。


她可以为救夫性命,不顾自身安危,只身求取仙草。


也可以为了爱情水漫金山,触犯天条~


她起心动念下凡原是感动于凡人的善举,栉风沐雨修行千年,是为放下仙家身段,走近尘世感知人间。
这是她对人间善美的千年痴恋!


只是每次看白素贞喝雄黄酒的桥段,羊都忍不住吐槽她是恋爱脑,许仙几句甜言蜜语,她就置自己于危险之地。


而小青的人设是又美又飒,在造型则是一身青衣,形态有点俏皮的歪发髻,来表现青蛇刁钻、懵懂、泼辣的性格。


去金山寺救许仙,她痛斥法海“法理千行,管不了众生心之所向”。


而她数落许仙渣男时,替姐姐呼“这趟人间我们来错了”,措辞上也有些网络化,有点儿人间不值得那意思。


为妖不该像人那样扭扭捏捏,敢爱敢恨、仗义直行,小青这个角色很有新时代女性的特征,有血有肉十分圈粉。
法海虽然不讨喜,但这里他并不是非黑即白,电影中他先提醒了白素贞跨界恋爱不可行,尽快斩断孽缘。
但白素贞并没有听劝,才有了后来水漫金山触犯天条的事情。


而且他的眼神戏非常足,既有老生的庄重,又有电影里不拖沓的武戏感觉。
在造型上,法海的妆容沿用了戏剧的一些画法,但又没那么重的油彩,比较迎合年轻人的审美。


法海的袈裟也参考了很多壁画上的佛像进行绘制。


整部影片看下来,许仙好像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他的服道化就是规规矩矩的书生扮相。


而且在每部白蛇传里,都有他拿雄黄酒去试探白素贞身份的桥段,每次羊都特别生气,觉得他是一个懦弱的渣男。


但他也确实是个痴情人,这句“人若无情不如妖”,算是这部“情”的点睛之笔了。


电影中众生相的精致还远不止如此,连18罗汉都没放过,羊在看的时候还特别注意到,每个罗汉的脸都是不一样的脸谱。


实在的讲,羊对戏曲文化了解也不算深,但这部电影造型上既有戏剧的因素,但又能感受到古装剧的气息,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特殊。
台词的改编既直给,又能让人感受到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


电影中的戏剧美学
早期的戏曲电影需要迎合劳苦大众的欣赏口味,所以普遍以朴素的乡野风格来表现。
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


邵氏电影《江山美人》(1959)


而从90年代开始,电影的观众主体开始向年轻人转变,一些偶像流量给有戏曲元素的电影带来了比较好的票房,比如张国荣的《霸王别姬》。


并且80、90后从小接触的很多香港电影、粤语歌里,都有很多的粤剧元素。
《东成西就》里梁家辉那段“开山怪”的片段,实际上就与粤剧很相近,而且里面演员的一些扮相、台词,很多都来源于这种传统文化。


周星驰《唐伯虎点秋香》里面的古装造型,还有里面的一些唱段,也有戏曲的痕迹。


近两年不管是主流的电视剧还是歌曲,似乎也有很多戏曲元素的介入,像《装台》里的秦腔「人面桃花」。


不过像这种全片运用90%的特效,完整的把戏剧结合4K技术搬进电影院的创新,这还是第一次。
效果也真的又震撼又美!


以前的戏曲是给那些有钱有闲、对戏曲的行头行当能如数家珍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小众的存在。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接受的是节奏快、爽感强,简单直接不拖沓的片子,所以对戏曲的表达形式不怎么感冒。
不过羊觉得与其讨伐韩国抄袭我们的传统文化,倒不如去支持一下这种把国粹进行的创新的作品,让这种文化瑰宝更多出现在我们年轻人审美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1-6-13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