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金牛区小学一年级期末语文综合测评的试卷公布了,至于学生们的测评成绩如何,自有“标准答案”评分,已然是无所谓的了。但那试卷中给一年级小孩子们出的语文考题,之变态,之丑陋,之可恶,真是让好些家长们都无语了。家长们想问问出题的教育局老师:你们出如此“咒语”般的考题,是想显示老师的教导水平,还是想以“脑筋急转弯”的机灵来糊涂小学生? 先来看第七大题“能力提升”判断(正确打“√” ,错误的打“×”)中的第3小题:“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才人家的莲白回家。( ) 此题自然是出自唐代白居易先生的《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白老先生这首诗,一句一镜头,既童趣,又意境;既逼真,又生动,用语言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再看出题。首先,试卷出错了!根据题目猜测,文中的“才”应该是采摘的“采”。这道题目既然出错,是不是先应该宣布“无效”?第二,白居易先生的这么意境、如此童趣的著名诗篇《池上》,大体上是不应该用来测评小学生的法律判断——小娃是否存在法律上的“偷盗”行为?所以,我们只能得出的猜想是第三,出题老师是想考察一年级小娃“脑筋急转弯”式的观察能力——分辨前面的“白莲”与后面的“莲白”是两个不同的词汇。 接着的问题又来了。白居易小诗中的“白莲”当然是指“ 白莲花”或“莲蓬“;考题中的“莲白”显然是指“莲花白菜”。“莲白”,其实学名叫“甘蓝”,除了包括成都在内的一些地方叫“莲白”以外,它还有很多别名,如卷心菜、圆白菜、包菜、洋白菜等等。出题考成都爷爷奶奶带大的小娃勉强说得过去,那把“莲白”叫着其它别名的小孩子又应该如何答题?补充一下,这道题目的答案是“×”。 再来看第4小题,这题目就出得更加滑稽:给别人打电话,要先说自己是谁()。标准答案是“√”。 这道题的滑稽就在于——正常的电话,一般都是“喂,您好,我是XXX。”那么要先说的是不是应该是“喂,您好……”。再如果是一年级小朋友给自己十分熟悉的亲朋好友打电话,是不是应该先张嘴就来的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X老师、小明、小红……”而多半不是电话接通以后就马上报上名号“我是XXX”。 不知看官的感想如何?但笔者见到这份真实的考题,先是好一阵蒙圈,再就是无语,再其次就是愤怒!教育局老师的出题到底要考评一年级娃娃们的什么能力和知识?恨不能把你们的办公桌子给掀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