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1074|评论: 1

[生活资讯] 达州知名演员康仕金与巴渠河川剧往事(上)

[复制链接]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7-7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10704194207.jpg
康仕金剧照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川渝云贵四省市,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川剧发展因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等影响,各区域川剧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流派。原达县地区主要有今天的达州市行政区,巴中市行政区,广安行政区的邻水等,属巴山渠水流域,川剧形成巴渠河川剧流派。巴渠大地位于四川东北部,自古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不方便。渠江及其支流州河、巴河是巴渠大地与外界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巴渠河川剧艺术发展受重庆影响多,受成都影响少。
      明末清初,巴渠河一带修建戏楼甚多,较大型的祠堂、寺庙、会馆和官绅庭院都建有戏楼。清朝中期,达县城没有固定的川剧演出班社,每年二月初二土地会前后,各地戏班应时而至,大多在乡间借用戏楼、庙宇、祠堂演出,有的在地主、豪绅大办酒宴时临时搭台演出,有的在河滩搭露天台子演出。当时依靠戏曲表演营生的艺人得不到社会尊重,被视为“下九流”。各地官方史志不记载“戏班”事。清末民初,各县城和场镇纷纷创办戏班,记载渐多。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达城人杨五儿(旦角)与金堂县人魏长生带着一帮“川伶”进北京演出,名动京城,声播全国,对地方戏曲兴起,作出了杰出贡献。
      民国元年(1912年),广安县“全胜班”在赵固乡演出,被达县城袍哥绅士王润堂邀请进城,租郑家祠堂(达州宾馆内)建“绥乐茶园”演出川戏,王润堂遂成“全胜班”老板。次年,王润堂发起集资,将“绥乐茶园”扩建为一个能容纳数百观众的茶戏院。院内分正座、普通座和楼座,每个座位前都设有茶桌。囿于封建陋习,观众男女分开,正座、普通座没有妇女的席位,楼座可供妇女看戏。戏院建成后,主要由“全胜班”演出,由此,成为达县城第一家固定的川剧班社。达官贵人、贩夫走卒争先涌入观看。“全胜班”演员生、旦、净、末、丑各样角色齐全,其中著名演员有:正生金平川,正旦张碧桃、小生张三元、花脸何尊三、花旦余惠兰、小丑蒲庆仁等,他们的演出深受观众欢迎。小丑蒲庆仁扮相、演技使人发笑,他一出场,即使没有一句台词,人们看他的扮相就会捧腹大笑。那时,达城街头不乏仿蒲庆仁动作神态玩趣逗乐的人,乃至学校老师对学童顽皮举动也斥之为“装庆”或“庆人”。日久,此二语成达县方言,与“装洋相”异词同义。
       达县城出现川剧班社陆续有:靖国军班、顾青山班、新华舞台、城隍庙戏院长胜班、达县川剧研究社、游民剧团等。
       那时,巴渠河沿岸城市盛行“川剧玩友”,也叫“打围鼓”,是一种川剧坐唱形式俗称。喜爱这一文艺活动的人上自军阀官僚、文人雅士,下至车夫力行、文盲商贾,各界都有。民国时期,达城地方军阀范哈儿喜欢川剧,经常到茶馆打围鼓。有一天范哈儿捉到一群土匪,责令通通枪毙,一匪首临刑前吼了两声川剧腔:“恨只恨自家太糊涂,枉却了一颗好头颅。”范哈儿一听大喜,不仅将匪徒们全部赦免,还将那匪首提升为连长。
       驻防达城的国民党163师师长陈兰亭戏瘾更大,他的师部常年养有一个玩友班子,聚集大批技艺高超的艺人,自己也是玩友班的鼓师,且技术一流。陈兰亭本是袍哥人家,他的部队实际上是一个袍哥集团。陈兰亭为满足嗜好,不惜重金邀请多个戏班高人,封其为师部副官,以师部名义固定支付薪饷,外界把这批艺人称为“玩友副官”。解放后,陈兰亭居住重庆时,还经常到大梁子茶馆和玩友打围鼓。
       新中国成立后,巴渠河沿岸各县建立新型专业正规编制川剧团。从此,川剧艺人成为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川剧艺术得到空前发展。1965年,巴中县川剧团《巴河渡口》、大竹县川剧团《管得宽》《青春壮志》、宣汉县川剧团《巴山女民兵》等现代川剧,赴成都参加“西南区话剧、地方戏观摩演出大会”,获好评。《管得宽》被选定为四川省赴京汇报演出剧目,1966年在中南海怀仁堂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渠河各剧团排演革命现代川剧。1977年,恢复上演传统川剧。达县地区川剧团排演《十五贯》,创造了连续满座300余场的纪录。那年,我就看了10多场。1981年,大型川剧《点状元》获四川省优秀戏剧作品二等奖,全国优秀剧本奖。1982年起,达县地区先后举办五届“巴山戏剧节”。此后,在全国、全省、地区会演或调演中,达县地区各县川剧团,共计获奖百次以上。1986年,由宋小武创作的新编历史剧《史外英烈》应邀赴京表演,由中央电视台播放,获“巴蜀文艺奖”,并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首长演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县地区川剧青衣旦角康仕金脱颖而出,成为主要演员,年龄三四十岁正当演艺之年,承上启下。
       康仕金(1943—2015年),女,宣汉人,1958年考入宣汉川剧团,1978年调达县地区川剧团。
       宣汉清末初境内无专业川剧戏班、科社,在城乡演出川剧的大多是外地流动来的戏班,随来随演随走。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宣汉城的川剧爱好者,受外来班社影响,成立“玩友班会”。在众多玩友班中,以“宣安堂”“北驴”影响较大。这两个玩友会,立足于县城,活动于各区乡。“宣安堂”系青帮帮会头子刘仲明主办,“北驴”系川剧爱好者自办。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宣汉建“川剧改进社”,地址老城隍庙,没有服装道具,白手起家。他们把菩萨身上的衣袍拿来改制成戏服,舞台照明点蜡烛,1953年用煤汽灯,1955年始有电灯。1952年5月,演出川剧第一场:《三刺客》《访友》《打渔杀家》折子戏。1953年更名“宣汉县川剧团”,自负盈亏。1958年,成立“国营宣汉县川剧团”,为全民所有制。1964年转为集体所有制,更名为“宣汉县农村川剧团”。1972年,宣汉县川剧团撤销。1974年,宣汉县川剧团恢复,仍属自负盈亏集体所有制。1983年3月,宣汉川剧团与宣汉文工团合并,称“宣汉县文艺工作团”,但以演川剧为主。1989年,宣汉文工团以演话剧、曲艺为主。
       1955年,达县专区举行第一届川剧会演,宣汉县川剧团演出传统川剧《秋江》,获一等奖。以后,历届川剧会演中宣汉川剧团屡有一等或二等、三等奖项。值得一提的是,1965年,团长宋富文创作的现代川剧《巴山女民兵》参加西南现代戏会演,获二等奖,出版单行本发行,各新华书店出售。青年女演员边玉珍赴京汇报演出,被中央首长接见。
       康仕金从小生活在宣汉五宝镇,康仕金父亲康高三,挑老二职业,以去开县温泉镇贩盐谋生。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开县温泉镇曾是川东四大盐场之一,销往宣汉、城口、开江、万源、梁平、达州等地。
       那时,大巴山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多是背老二或挑老二贩盐运输。挑老二的行头很不一般:称高肩,一根又长又弯的翘翘扁担有7尺长三寸宽,呈弯镰刀形,放在肩上,前面高过人头,后面低于臀部。垫肩用羊皮包裹,内塞竹麻、棕丝,一寸厚,三寸宽,垫肩放肩上,压上翘翘扁担,货物前轻后重,自己平衡。一根木棒箍铁头的打杵,斜插扁担助力让扁担一闪一闪发出“嘎吱嘎吱”响声。挑老二休息时,打杵用于承载扁担上的货物。随着交通运输发展,挑老二职业不复存在,现今还有背老二延续。
      解放后,康父在五宝镇开面馆。康家四兄妹,一男三女。姐姐1956年18岁时去南坝镇赶场,用于购买生猪的钱被偷去,家中本来拮据,姐姐于心不安,忧郁成疾,不久撒手人寰。
      康仕金,在五宝镇小学读书,喜欢唱歌跳舞,被选为文娱委员。1958年读中学时,为减轻家中入不敷出的生活重担,报名宣汉川剧团被录取,吃住生活不用钱,每月还有三元钱的打杂费。
      她和学员每天早上四点起床,五点到河边练嗓,六点半开始练功,压腿、下腰、翻跟斗等,做完功课再吃早饭。下午则由老师教学唱戏。一个月后,晚上演戏饰丫环。1959年9月被选送到达县专区川剧训练班学习川剧旦角表演艺术。当年,川剧团团长马贵刚任学校副主任,董舫卿、彭少安、赖祥林、梁玉成等10多位知名演员兼任川剧教师。1960年2月,训练班更名艺术学校,1961年3月停办,康仕金回宣汉。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康仕金获达县专区颁发的优秀演员奖。
    (本文参考《达县地区文化艺术志》,何光表《巴渠川剧史》,采访王华益老师,一并致谢)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4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7-12 23: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