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过渡期“四不摘”坚决整治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 2021年是脱贫攻坚过渡期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而长期以来,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在日常的工作中时有体现,这与一直以来坚持的从严治党和踏实进取的作风背道而驰,在建党100周年、新时期艰巨的任务中,必须要严防和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给今年的脱贫过渡期与乡村振兴衔接所带来的影响,就算脱贫了,但是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政策、不摘监管,农村产业的发展任重道远,监管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形式主义是一种只看事物表面而忽视了事物本质的工作作风,只注重于搞好面子工程和做华而不实的事情,看上去表面轰轰烈烈热闹非凡,实质上有用的部分和对工作有用的干货甚少。这严重违背了实际工作中脚踏实地、求真求实、从实际出发的核心本质,这种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工作模式对日常工作的开展所带来的的危害和影响是巨大的。第一是妨碍了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因为只注重表面工程,不从实际出发,开展工作犹如空中楼阁,盲目无章,从而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开展和政策落实;第二是败坏了社会风气,若形式主义蔓延,必然会助长工作中不求实际,虚头巴脑的作风,一切工作是为了做好面子工程,不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本质,长此以往,真正迫切需要解决的和群众的关心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各项政策和工作的开展进度和效率;第三是将会和官僚主义互相支持,互相滋长,更加远离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严重影响工作进程。 然而官僚主义也是需要严加防范和解决的不良工作作风,它的主要表现为领导者高高在上,不切实际,不了解民情民意,没有因地制宜,缺少实际调查研究,没有听取群众意见,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决策脱离实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需要着重解决的迫切问题,既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真实诉求,又无法有效回应和处理。官僚主义在经济方面的影响,由于脱离实际,领导者想当然制定有关政策,而决策和实际情况的脱节,也势必使得各项经济政策和经济目标无法落实和推动,无实际效果,严重阻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人民群众致富的道路会更加漫长和艰难。 总结我国经济的发展,都是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思想层面上的高度正确与统一,去年我国遭受了新冠疫情影响,今年全世界疫情还没有全面控制好,国际形势仍然严竣,各种风险特别大,各项经济任务也变得更加艰巨和具有挑战性。在新时期新情况下,“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以及脱贫攻坚的过渡之期,5年的筑固期,在工作中需要更加坚定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坚决杜绝和防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之风,要在责任、监督、惩治上发力,强化政治站位、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头雁效应,强化日常监督、强化巡察监督、强化基层监督,强化专项治理、强化执纪问责、强化思想引领,使各级组织、各级机构在岗的所有工作人员端正意识,坚定信念,在正确和良好的工作氛围中保持清醒头脑,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结合当地群众去开展和做好每一项产业发展路上的事项,为实现乡村振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工作规范,从而在正确的工作作风下,全面推动落实各项产业发展和工作的创新,早日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为新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坚强的后盾,做好可靠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