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保护 关爱成长 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共九章132条。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身上有着推动世界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很大程度上帮助保护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作为弱势群体,必定是需要法律倾斜性的保护的。目前,对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无疑让人振奋,从源头扎紧制度的篱笆,让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真正有法可依,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00后”是网络世界的“原住民”,网络浸入了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直接影响了他们认识世界、看待世界的方式。然而,网络世界鱼龙混杂,未成年人判断能力有限,网络固然能带来一些好处,然而也不排除负面效应。比如色情暴力信息泛滥,碎片娱乐内容蔓延,既影响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效率,也可能产生心理问题、行为偏差等。2019年,网络游戏成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为精神病。此外,身体健康影响也不容忽视,譬如近视眼多发,网络的“作用”不可轻视。 鉴于上述因素,对未成年人进行专门的网络保护很有必要。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当人们想从法律法规中寻求解决方案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依据不足的困惑。例如对网络游戏的监管,现行《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作了一些规定,但针对性、操作性有限,不能满足当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需要。又如对网络有害信息的治理,通常由部门牵头发起专项整治。什么是有害信息,有哪些具体分类,该从哪些方面限制等,公众往往一头雾水。因此在谈及该话题时,人们通常只能寻求于主动性的家庭教育。然而,家庭教育不是万能的,沉迷网络的“锅”也不该只由家长来背,我们应当厘清社会各界责任,进行协同治理,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杜宇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