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几年前的帖文
街上餐馆多厕所少
当你漫步城市城镇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这样的情况:街上餐馆多厕所少。当然城市的主要街道多是店铺,餐馆主要分布在横街小巷或集中在繁华地段或某一条餐饮街。不管是主街还是横街小巷,公厕还是比较少的。
相信不少的人遇到过便急的尴尬吧,特别是来到陌生的城市。让我来说说我见证或身边同事朋友见证和发生的尴尬故事吧!
故事一: 我居住楼下一同事朋友,曾到成都办事,晚饭后,去转街,便急,走了几条横竖小街,寻了一里路,未找到公厕,只好到一家火锅店去方便。在这家火锅店如厕,刚解到一半,就听到有踹门声“砰,砰,……”厕所门外一年轻妇女高喊:“快让我一下,憋不住了”我这同事立马起身出厕所门,让了这个人,待这人走后,才又进厕所继续方便。前不久,无意又提起此事,我问他,为何要让,他说:“出门在外,便急是很尴尬的。让一让,也应该,男人要有绅士风度嘛,应替别人着想,况且,那踹门声又是那么急迫。”
故事二:去年一大白天,在一巷道与街道交汇处,一小女孩(估计是小学二三年级学生)蹲在那儿大便。我路过此地见到此况,怒说到:“你咋在这儿大便”,小女孩涨红着脸说到:“我…我..找不到厕所。”我就无语了。
故事三:有一次,我们开车到另一城市办事,同车一人小便急,找到一家店铺去方便,店主人说这里没厕所,又开车前行找了500米,估计单位有厕所,在有单位的那地方才找到厕所的。
故事四:我所在地某单位曾经发生过因如厕的冲突事件。一顾客到该单位楼下营业厅办完事,想到楼上方便,被保安阻挡,发生争吵,后演变成小舆情。单位方有他的理由:办公重地,外人不得随便进入;顾客也有他的道理:在你单位办事,凭啥不让我上厕所。
故事五:前几天,一同事谈聊一个最近又遇到的事。他住宅门口有一公厕。下午五点多,守厕所门的人打扫厕所卫生,把厕所门紧锁。一老头前来如厕,门不开,便在那儿大闹。我那同事说,要是街上厕所多就对了。
时常,我看到夜晚有人在街道树下小便(当然是行人稀少的时候),估计那些人是喝了啤酒。我常感叹那些人不文明,素质低,街道随便撒尿,总认为这些人教育缺失。
有时,我在街上行走,也有便急的时候,好在我对本地街道熟悉,还能找到厕所(不一定是公厕),尴尬之态还没那么突显。
到过一些城市城镇,感觉街上厕所还是少了。街上餐馆多,说明来街上吃的人多,城市不仅有常住居民还有很多流动人口。人吃了要消耗,也要排泄的。当然,也不是有多少餐馆对应多少公厕。但人的吃喝拉撒,也不是小事。
我曾问过当地建设部门的一些人,他们说一般城市公共厕所的建设有密度规定的,有一些要求的。建在主街有碍美观;建在小巷,也存在路人难以找到的问题。
哎,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才好呢?
我觉得:
1、 人员密集的地方或其他公共场所必有公厕;
2、 通往街道的院落小区应有简易公厕;
3、 横街巷道必有公厕;
4、 街道厕所指示要明确,且街道上相隔一段距离有厕所标示;
5、 街道店铺餐馆不得拒绝;
6、 公厕管理人员任何时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
2015年3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