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23|评论: 0

[百家争鸣] 【荐文】看励志川剧《悬梁刺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1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励志川剧《悬梁刺股》


转载



悬梁刺股是个励志成语,却涉及两个典故:锥刺骨、头悬梁。锥刺股出自于《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苏秦发奋励志,最终在六国拜相。头悬梁出自《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民中川剧团在悦来茶园演出的川剧《悬梁刺股》,把悬梁刺股艺术处理到苏秦一个人身上,而且还与科举考试联系在一起,我想在戏剧创作上是允许的。虽然隋朝以前并没有科举考试,这样艺术虚构并不奇怪。前些年成都市川剧院演出的《马前泼水》也是这样。因为戏剧不是历史,为了塑造典型可以虚构情节,让其更有教育意义,这样处理无可厚非。以前没有看过这折戏,看后很赞赏该剧的编导。这是一折唱工戏,不到30分钟的时间,角色只有苏秦和其妻两人,从苏秦自杀被救后开始,用精彩的唱词把故事演绎得十分精彩。可以说唱词妙语连珠,巧妙地把一些励志名句融入其中,编者真是颇具匠心。在悲剧中融入喜剧因子,是川剧的特色之一。川剧中有许多所谓悲喜剧,这折戏就是这样。在苏秦上台一大段抒发情感的唱词中,表达了事业无成的悲痛心理,让观众对他深感同情。苏秦决心苦读成才,以头悬梁,锥刺股方法赶走疲倦时,被前来送饭的苏妻看见,误以为丈夫要悬梁自尽,急得把饭掉在地下。后经苏秦解释,夫妻释怀后,苏秦才发觉饿得不行,在悲情中自然生出喜剧色彩,让观众感到沉重时一下心情放松起来,让剧情升华,励志情结达到最佳点结束,不能不夸编导者的手法高妙。最后还得赞一下该剧的唱腔和音乐。该剧应用川剧最具表现力的高腔,可以说声情并茂,十分感人。有人说川剧中最难听的是高腔,最好听的也是高腔,因为高腔曲牌最丰富,选择得当就十分好听。我不懂高腔曲牌,但这出戏中使用的高腔曲牌十分好听,加上巧妙地帮腔,让人感到十分受用。该团首席小生彭小龙的音域宽,音色明亮清脆,为该剧增彩不少。高腔就是这样,好演员唱,好听!一般演员唱,就有点难听。川剧高腔几十年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是想解决配乐伴奏的问题。传统高腔是无伴奏的清唱,被人贬低为干吼。几十年来川剧音乐工作者为高腔伴奏煞费苦心,但成效甚微。我觉得《悬梁刺股》在高腔配乐伴奏上算是成功的,让人觉得伴奏音乐自然、好听,对烘托气氛起到很好的作用。有点像高腔折子戏《别洞观景》,伴奏听起来很动听。总之,《悬梁刺股》是一折近年难得一见的高腔折子戏,无论艺术性、思想性,都值得赞赏。此外,长穗太极先生为网上观众听懂该戏,上传的视频配有字幕, 特此在本文附上链接,便于没有看过该剧演出的爱好者观看,并于此十分感谢长穗太极先生长期以来为传播川剧做出的贡献!

链接:https://www.mala.cn/thread-15637895-1-1.html



http://s5.sinaimg.cn/mw690/001p93Cxzy7v1nnPlxG34&690

http://s10.sinaimg.cn/mw690/001p93Cxzy7v1noQ7rz89&690

http://s16.sinaimg.cn/mw690/001p93Cxzy7v1npyrW7df&690

http://s14.sinaimg.cn/mw690/001p93Cxzy7v1nqzRr7cd&690

http://s2.sinaimg.cn/mw690/001p93Cxzy7v1nrJpdfc1&690

http://s1.sinaimg.cn/mw690/001p93Cxzy7v1nsXEt270&690

http://s8.sinaimg.cn/mw690/001p93Cxzy7v1ntDf3p87&690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