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139|评论: 5

[转帖] 2000亿资本,困在教培里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7-25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亿的校外教培市场,生死一刻间。

  7月23日午后,一份16页的“双减”通知开始流传,监管的严厉程度前所未有。有媒体称,已有部分试点市县提前获悉“双减”政策精神,正据此继续开展监管工作。

  尽管该文件真实性存疑,但是,其表述应和了人们的判断——只是程度超过预期,上市教育公司纷纷暴跌,在港上市的新东方一度跌逾50%,美股教培板块同样重挫,截至18时盘前,好未来、高途等股价均腰斩。


  这一通知,尤其鲜明地将矛头指向了资本,要求“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

  “据估计,大约20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被迫沉淀在行业里,暂时出不去了。”多鲸资本合伙人葛文伟告诉《21CBR》记者,“回归课内供给为主体,这是最确定的一个信息,板上钉钉。”

  这一次,疯狂的逐利性,反噬了资本自己。

  资本万能?

  戛然冷却前,资本热切追逐校外教培。

  尤其K12在线教育,客群量大,用户生命周期长,家长付费意愿强,又有技术加持,成了独角兽的集中孵化地。

  全国有约1.8亿中小学生,假设线上参培率40%,家庭每年愿为一个孩子花1万元上网课,至少撑起7200亿的市场,这足以滋养数个百亿、甚至千亿级美元市值的公司。

  疫情催化了在线教育,资本涌入在去年达到顶峰。

  2020年,在线行业融资总额超500亿元,超过2016-2019年的融资总和。头部在线K12玩家获加持最大,猿辅导、作业帮这两家,加起来的融资额高达380.1亿元,拿走了全年总额的7成。



  资本扎堆的另一赛道,在启蒙教育。

  幼小衔接的焦虑下,新兴的数理思维、少儿编程,取代遭禁的传统奥数,大行其道。火花思维、编程猫等细分赛道的头部选手,也跻身融资额TOP10的名单上。

  他们身后,站着一水的顶级PE、VC:高瓴、红杉中国、IDG、老虎基金、软银集团等,投资轮次集中偏中后期,动辄10亿美元起跳。

  最大方的投资者是腾讯,2020年,它出手教育投资11次,在规模最大的10宗交易中,现身三次,代表性的有猿辅导、大米网校。它甚至亲自下场,出品了“腾讯开心鼠英语”这样的项目。



  投资人为争份额挤破头。

  作业帮的E+轮融资,最初启动时资金规划上限10亿美元,在新老股东的不断接洽中,最终募到16亿美元。

  1月初,猿辅导启动一轮超10亿美元融资,抢着投钱的实在太多,“公司压根没时间接受新投资人的尽职调查,顶多聊个天,讲讲公司情况。”有报道这样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基金的资金占比,超过80%,他们的出路,多在大洋彼岸。

  资本添柴加火,跑到前面的玩家,满是金钱信仰,不惮以巨额亏损换市场。

  “它(在线教育)是钱可以烧出用户,烧出护城河,变成一个持久的、万亿级的生意吗?”

  今年1月,低调的猿辅导创始人李勇,在一纪录片(由腾讯投资)罕见露面,他这样回应,“我想不到什么原因是它不能的。”



  在那一刻,很多人应该都相信,资本是无所不能的。

  流量疯狂

  烧钱打仗,资本给的弹药都花去哪了?

  绕不开的一个词是“流量”。

  2020年初开始,一大波低价试听课在疫情下涌现,价格一路从99元、49元,降到9.9元甚至免费。业内测算,投一个9元课,各项成本至少130元,卖一单赔一百。

  去年暑假,10家K12网校的获客大战烧掉100亿元,要知道,在校生(全日制)超过5万名的武汉大学,2020年的教育经费也才98.59亿。

  资本是支持他们烧钱获客的。

  云锋基金合伙人李娜接受采访说,2020年,在线教育用户红利不可复制、必须争夺,展开获客大战有合理性,她相信“大江大海出大鱼”,在年底,云锋基金投资了猿辅导。

  自豪连续8个季度盈利的高途(前“跟谁学”),没能顶住。



  高途创始人陈向东说,他不觉得烧钱做生意是正常的,无奈“市场被重构,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2020年,他的营销总花费是63.83亿,营业收入大涨了236.9%,反而亏了14亿。

  好未来上市10年,前8年盈利稳定增长,它也开始亏损,但股价连创新高,市值一度攀爬到580亿美金。

  “融资-烧钱获客-亏损-融资”,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这场流量游戏没人敢轻易抽身。

  资本大量进入,在线教育异化为“流量+转化”,大把资金变成了电梯间、各综艺的广告投放流量。奇妙的是,打点的营销费用,不少又回流到腾讯这类流量巨头。



  一位在线教育公司创始人告诉《21CBR》记者,教育项目越早期,投资人投入越谨慎,“获客成本实在太高,投一家早期公司能不能跑出来,有太高的不确定性”。

  “资本让教育成了纯粹的生意,当它变成军备竞赛,只有更高资本、更高家庭收入的人能胜出时,长期这是不可行的,也忽视了教育关键的民生属性。”葛文伟说。

  “大量的风险投资,投进了营销获客、流量,而不是科技创新环节。”专注早期项目的投资人邹言向《21CBR》记者直言,2018年以来的资本热潮,催生了一波机会性创业者,他们冲着风口而来,沿用互联网、消费业高举高打的做法,害了教育这个慢行业。

  “风口里长起来的东西是很虚的,风一停,就会摔下来。”邹言说。

  最新流传的“双减”通知,应验了这一结果。

  其中有章节专门指向流量逻辑,要求“做好培训广告管控”,“确保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不刊登、不播发校外培训广告。”

  更严厉的惩处在于,它完全不给资本机会了。7月23日,中金公司研报评价说,“此次教培行业的规范管理严格程度史无前例”。

  大幕落下

  2年前,作业帮创始人侯建彬谈及上市,有过期待,“一旦上市,我们的体量、规模包括公司的估值,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一定会是非常抢眼的。”



  作业帮创始人侯建彬

  “人算不如天算。”有创投圈人士评价,百亿级资本进入猿辅导、作业帮等公司,本想在资本市场收获满满。

  如今,千亿资本,将被封印在这些当初争抢的头部项目里。

  流传的“通知”显示,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且要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相关资产,且禁止外资控股或参股。

  资本憧憬的退出渠道,被堵了。

  更重要的是,监管条件覆盖资质、辅导范围、学时、学费、师资等多个维度,大规模挤压了教培机构的生存空间,去年势头最猛的K12学科培训、启蒙赛道,受限最多。



  单单“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科培训”这一条,对于动辄数万人的教培机构而言,就几乎是致命的。

  不只高投入、高流量导向高变现,这条增长逻辑没了,更有人形容,“护城河还在,但城没了。”

  “教育的高估值逻辑不再,肉眼可见,资本在K12领域的投入,趋近于零。”葛文伟说,教育公司会面临严重的估值倒挂,教育可能回到30年前养家糊口的“手艺活”,不再能大规模证券化、产业化。

  过去半年,教培板块成为投资人的噩梦。截至23日18时美股盘前,单是好未来、新东方、高途三家,市值距离其高点,蒸发超过1000亿美元!

  高瓴资本、老虎环球基金等机构,一度大量加持教育标的,他们虽然在二级市场成功清仓,一级市场的大量投资,依旧套牢在山顶。

  大幕落下,作为投资人,邹言的遗憾在于,这一波资本泡沫里,有太多资源没有好好利用,也未出现杀手锏级别的科技产品。

  “2019年直播大班课模型刚出来,我觉得这个模式真好,可以是面向公立校的普惠产品,2020年以后,大家做在线大班课都是买流量获客,这就没多大意思了。”邹言告诉《21CBR》记者。

  他仍坚定认为,教育科技是行业的长期趋势和底层逻辑,寒冬中会有不确定性和焦虑,往往也是好项目成长的最佳时机。

  而葛文伟的担忧在于,资本离场后的人才流向,“更多优秀人才,可能不再以教育作为创业切口。”

  (应受访者要求,邹言为化名)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7-25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7-26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治标不治本,小升初的择校考试考的都是初中的知识,学校不教,只能去培训机构,能怎么办?中考50%的淘汰率,难度逐年增大,不上能行吗?这样的结果,不是对家庭的减负,而是负担更加重了。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7-26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xp 发表于 2021-7-25 21:40
按照目前的走向,进入教育的资本,基本这次都可能“打水漂了”

发表于 2021-7-26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校外教育培训的确太过泛滥了,至于到底怎么改,还不好说,无论怎样义务教育还是要做好保障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