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以前,汉族管辖凉山及西昌不多,不充分。
但,彝族在凉山及西昌等地,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政区、政权;只有一些部落首领。现在的凉山州的北部属于吐蕃,凉山州南部先后属于南诏、大理。
从明初朱元璋义子沐英取得云南起,后来的西昌地区就属于汉族管辖。而彝族区域由清朝的朝廷封有一些土司。
明朝,主要是清朝,现在的凉山州不是一个整体的政区,是汉区的“建昌道”、“宁远府”,会理州等,兼管各土司。有一些成立比较早的县、州。比如建昌道、宁远府、会理州、越嶲厅(属于建昌道管辖)等。属于四川。清末改土归流,各土司就不存在,各部族头人由建昌道、昭觉县、越嶲县管辖。
中华民国期间,汉族区域先后是四川建昌道、四川第十八行政区、西康省宁属屯垦委员会。彝族为主的区域属于昭觉县、越嶲县;彝族区域也归四川建昌道、四川第十八行政区、西康省宁属屯垦委员会管辖。
彝族具有一个整体的民族区域自治,是1952年成立的凉山彝族自治区(州)。此时。老凉山彝族区域才没有属于西康省的西昌地区。
1978年底,才倒过来了,西凉合并,原西昌地区成为了凉山州。
概言之
明朝、清朝、民国至1952年之前,是西昌地区管辖现在所有的凉山州范围。
1952年之后才西昌地区、凉山州并列。
1978年底之后西昌地区才成了凉山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