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一个热搜夹在奥运和疫情中显得有点刺眼,这个热搜叫女子被父亲三次烧毁录取通知书。
大致的内容是陕西西安工程大学美术专业的43岁的大三学生汤晓艳,她父亲在生前认为念书浪费时间,便不让她念书,张晓艳参加了四次高考其中三次的录取通知书都被她父亲烧毁,最终汤晓艳在她丈夫的鼓励支持下参加高考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梦想一直都是我们讨论的话题,小学的时候老师就在问,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呀?初中的时候,一部选秀节目火遍了大江南北,一句你的梦想是什么点燃了很多初高中学生心目中关于梦想的思考。高中的时候,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考上一所自己心心念念的大学。
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有自己所追逐的东西,这个东西啊,在我们的心中就是我们的梦想。
我有一位关系很好的朋友,我和大家说说他的经历吧。我这个朋友啊他很喜欢文学,喜欢各种各样的名著或者小说,他自己也尝试过自己去写小说,就有点像我们口中那种文艺青年的感觉。他小学的时候他父母就让他上很多的课外班,小学的时候就学作文,奥数,英语,轮滑跆,拳道等等,在上作文课的时候他渐渐能感受到写作的魅力。初中的时候他也尝试过自己写东西,当他写的东西第一次有人看而且有了好评的时候,给他父母看,他父母却认为他在周末休息的时候做这种事还不如多学习,所以他父母禁止他在周末再写东西。后来啊他高中的时候想考师范,想去做一名人名教师,再加上自己对文学的爱好所以想选择文科,在他和他父母据理力争,败在了父母的我是为你好的理由下,去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学校学了一个自己完全不喜欢的专业,后来我就和他认识了。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我们大三的时候,过了大概一个月左右吧,他给我发了一条微信,说他已经退学准备重新高考了,准备考他想考的师范,在大三了快大四的时候而且他还能够保研的情况下退学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真的很需要勇气,真的很令人佩服。我问过他是怎么让他爸妈同意的,他就只说了句自己也记不清了。虽然说耽误了几年,但是好在不晚,后来他也确实很努力,最后考取了我国一所很好的师范类高校,现在正准备全力冲刺考研。
看了今天这个事以后心里产生了这种疑惑,父母是否真的应该过度干预子女的想法,如果当时这位汤晓艳的父亲没有干预她的大学梦,她的人生轨迹是否会完全不同?如果我的朋友的父母没有干预她的爱好和选择,他会不会也不会耽误这几年的时间?
大家如何看待呢?父母是否应该过度干预子女的选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