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山河漫游记【长卷诗集】
文:金龙施雨
第十六章 芙蓉国里尽朝晖
17 君 山
* 杨幺遗迹在 诗心共朗吟
杨幺湖南汉寿人 南宋初年随钟相
起义钟相捐躯后 扬任首领义旗扬
率军万余扎君山 纪律严明响四方
体恤百姓得民心 义军故事流传广
(1)君山常把杨幺念
君山常把杨幺念 杨幺足迹遍君山
杨幺扎寨君山时 常有官兵偷袭干
为能及时报军警 当地百姓集资献
熔铸一口大铁钟 夜里悄悄运上山
天明义军发现钟 以为神仙相助添
故名称作飞来钟 钟声洪亮播得远
远播十里有灵气 稍有异动便鸣唤
自动报警飞来钟 可惜原钟影不见
铜铁合金后复制 宋理宗淳祐五年
大钟重约三千斤 毁于一九六六年
七十年代又复制 高约二米实可观
直径就有一米二 重约两吨非等闲
上铸义军六字诀 均贫富与等贵贱
还有一口大铁锅 同与大钟运上山
大得出奇长方形 那天时逢来兵袭
报警钟声猛响起 杨幺命令造饭急
余音尚在饭已好 战士饱食好迎敌
百姓所送大铁锅 可供万人来饱食
此锅亦早不存在 相传杨幺立寨起
贡茶收归义军有 一年茶叶大丰收
全部细茶与百姓 拿来同饮共享受
杯中茶叶似战旗 茶尖如樱枪林立
杨幺见此壮观景 灵感大发赋赞诗
君茶如旗又如枪 洞庭黎民共清香
只因人间存贫富 要借旗枪倒宋皇
君山茶又多个名 君山旗枪好赫亮
沿用直到光绪皇 巴陵县志记载详
岳阳楼南六十里 还有鹿角窑遗址
古窑群共十七处 古窑一百七十余
初步发掘情况看 当为杨幺义军立
壶碗碟等陶器具 宋代特征很明显
器物未有唐元明 经营时间且短暂
整窑成品半成品 原封未动存期间
很可能是战失利 即告中止未烧完
巴陵县志亦有载 义军春夏耕作田
秋冬收粮于胡寨 打渔作陶不停闲
窑附近有杨幺湖 杨幺洞等活动点
兵农相兼杨幺军 陆耕水战都任干
屡败官兵洞庭湖 坚持斗争达六年
绍兴五年宋高宗 派岳飞率兵来战
伐木做成大木筏 连排拥堵湖港湾
又撒乱草于湖面 无法畅行义军船
岳飞大军围攻下 杨幺义军终惨败
杨幺投水被发现 部将牛皋将他斩
百姓几经周折后 将其安葬黄龙山
杨幺殉难极悲壮 民间传说那一天
义军将士死伤尽 血战一天极悲惨
杨幺忍痛将妻子 幼子推到湖里面
并将仅有一鱼叉 击中宋官胸膛间
桅杆取下义军旗 纵身跳进湖里面
并将旗杆插湖底 闭目而亡紧抱杆
翌日清晨湖彤红 湖里骤然升旗杆
等贵贱 均贫富 六个大字耀红眼
多年以后这旗杆 就把粗壮枫树变
人们称作旗杆树 枫树叶子红艳艳
人们叫它杨幺旗 殷红旗帜飘青天
杨幺卷旗跳洞庭 有说第二年春天
义军血染湖洲上 艳丽卷旗花开满
还说杨幺跳湖后 骤然天混地幽暗
狂风骤雨官兵逃 少顷云开雾消散
风平杨幺落水处 长出斗大莲花盘
杨幺站在花心里 含笑告别天鹅变
展翅洞庭湖上空 于是天鹅凼名传
传说杨幺殉难后 周围百姓皆悲怜
聚集芦洲顿足哭 血泪即将芦苇染
红心芦苇传至今 杨幺尸体终葬安
安葬湖中黄土山 盖好坟堆又突然
无数金鸡纷飞来 龙飞凤舞叫声欢
从此这里得美名 叫作金鸡龙凤山
后有县官偷挖坟 恰被金鸡啄瞎眼
君山还有杨幺寨 半边街与军师洞
杨幺夫人梳妆台 屯兵处为母子城
被擒处称为幺口 现在安乡县之境
(2)君山洞庭唱不尽
君山龙口东山头 亭亭玉立朗吟亭
当年只因吕洞宾 朗吟诗句而得名
呂仙三醉岳阳楼 飞过洞庭至君山
清泉洗足卧山头 吟诗玩月午夜天
五尺见方一水池 原在龙口东岩边
整块岩石凹陷成 池水全年不溢干
巴陵县志记有云 仙人洗浴足祖传
大如浴盆方水池 六十年代被毁完
呂仙高卧处建亭 朗吟亭于宋始建
后来屡坏屡重修 现亭八一年重建
颇具诗心吕洞宾 巴陵县志记载全
收有诗词共四首 君山朗吟留诗篇
午夜君山玩月回 西临小圃碧莲开
天香风露苍然冷 云在青霄鹤未来
独自行来独自坐 无限世人不识我
唯有城南老树精 分明知道神仙过
词牌名曰沁园春 倏焉忽焉惟呂仙
洞庭为酒渴浩饮 君山作枕醉高眠
谈笑自如来无碍 半是风狂半是仙
一襟风月两袖云 人间放浪有多年
珊瑚砍倒栽琪树 天河放浅种金莲
捶碎王京翻蓬岛 稽首虚皇玉案前
功成八百无难事 行浦三千看呂仙
相传呂仙书艺精 河北邯郸黄粱梦
高大照壁上横刻 四大金字闪光明
蓬莱仙境有气派 其中故事令人惊
前三字为吕洞宾 变作叫花子写成
破帚为笔来挥洒 黄粱稀汤写成功
庙主有眼不识真 将其赶走傲不送
回头发现壁上字 后悔莫及叫不停
空缺多年第四字 乾隆御笔后补齐
呂仙朗吟是传说 历代诗人在这里
朗吟君山洞庭湖 书写此地光荣史
伟大诗人有屈原 浪漫抒怀赋楚辞
九歌湘君湘夫人 追求理想传后世
忠贞爱情惜生命 缠绵悱恻爱岁时
帝子降兮于北渚 目渺渺兮愁予系
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秋风飒飒起
湘君开篇四句诗 人物行动及情思
与其景物融一体 堪称洞庭绝唱诗
乾元二年秋李白 与友重游洞庭湖
写下游洞庭五首 洞庭美景如梦楚
帝子潇湘去不还 空余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 丹青画出是君山
秋草君山与神话 巧妙结合精渲染
如情似梦洞庭月 艺术境界梦幻般
同是描绘君山美 刘禹锡望洞庭远
湖光秋色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不同诗心各千秋 雍陶题君山近擒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又有黄庭坚雨中 登岳阳楼望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 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 银山堆里看青山
还有程贺题君山 借其来历情怀抒
曾游方外见麻姑 说到君山自古无
原是昆仑山顶石 海风飘落洞庭湖
除了上述诗人外 还有白居易杜甫
苏轼米芾和袁枚 都曾描绘洞庭湖
君山洞庭唱不尽 佳歌妙语代代出
18 南 湖
岳阳城南有南湖 古代还称为何湖
古谓水倒流为何 四水注入洞庭湖
湘资沅澧经此处 向南回拐成此湖
故名何湖居一角 又称洞庭角子湖
它为著名风景区 两岸群山连绵伏
峰峦叠翠映苍天 小岛崛起矗何湖
怪石嶙峋不厌看 湖汊幽深港湾出
山光水色情无限 李白赋诗尽赞叹
南湖秋水夜无烟 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
他还写过望何湖 五言律诗描精细
一曰剪落青梧枝 二曰何湖坐可视
三曰雨洗秋山净 四曰林光澹碧滋
五曰水闲明镜转 六曰云绕画屏移
七曰千古风流事 八曰名贤共此时
后人据其诗中有 一句剪落青梧枝
附会故事后世传 李白剪枝眺南湖
李白曾与贾舍人 同游龙兴寺赏湖
远眺何湖登西阁 怎奈选择多角度
皆有障眼梧桐枝 便急令人去剪除
万千气象扑面来 李白兴作望何湖
绿水有情南湖美 青山有灵伴湖矗
自东向西是龙山 绵延伸展在南岸
宛如巨龙腾水出 龟山领头居于前
九个独立俏山岛 一字排开向湖畔
酷似九只大乌龟 被一巨龙来追赶
传说一龙赶九龟 秦皇挥动赶山鞭
到处赶龙山作乐 一日赶到南湖边
惊动湖底九神龟 它们怨恨满心间
不恤民情秦始皇 九龟一齐浮水面
阻挡龙山向前行 始皇愤怒挥起鞭
龙山抽成马鞭形 用力过猛飞神鞭
一龙九龟便落地 生根形成此奇观
龟山西面出湖口 另有一山耐人看
形似一个癞蛤蟆 人们叫癞蛤蟆山
因而又有一传说 九龟赶一癞奇观
过龙山尾有郭镇 夹于狮象二山间
故有狮象把门说 狮山昂首望青天
象山伸鼻吸湖水 神奇故事传民间
从前每逢婚喜庆 争相来此狮子山
借套金质餐饮具 美满姻缘喜气添
后来不知是何人 偷走金具一大件
从此再也借不出 只有金狮啸长天
南湖北岸更俏美 白鹤山与金鹗山
吕洞宾遇松树精 当年即在白鹤山
三醉岳楼赋七绝 所云袖里青蛇剑
也是得于在此地 方舆胜览有记言
白鹤山之阳两池 有条巨蟒池中潜
唐时吕洞宾过此 招出化而为利剑
金鹗山与龙山对 且还相望对君山
远古时代洞庭湖 被一鳄鱼精霸占
使这一带遍蓬蒿 鱼虾绝迹极荒寒
金鹗仙子众姐妹 南海来此除鳄精
恶战三天又三夜 终于啄死鳄鱼精
又从南海衔鱼虾 不辞辛劳撒洞庭
金鹗仙子镇妖孽 自己湖边日夜挺
天长日久变座山 金鹗仙子人人敬
纪念取名金鹗山 它为全城制高点
历代兵家必争地 清代康熙十三年
云南称帝吴三桂 委派部将据此山
安营扎寨造船炮 相歭清军达六年
如今主峰之西侧 遗址尚存炮台山
三门铁铸土炮上 周二年造字可辨
清朝光绪十年春 金鹗书院在此建
还有三眼桥古迹 巴陵县志有载记
桥为明嘉靖年间 户部尚书方钝立
修桥有人诬告他 借机挥霍肥自己
皇帝赶紧派钦差 星夜视察到工地
见民工与方尚书 皆以荞麦面为食
甚为感慨方尚书 吃苦荞苦修桥矣
尚书死后将其葬 葬在峭立螺丝山
对面可望三眼桥 白天可看往来船
万家灯火夜晚瞧 石人石马伫墓前
石刻对联极庄重 十二个字表深情
上日受千人拱手 下夜观万盏明灯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