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社区新颜
汉江源县至齐基县郡到青城县,跨越了多少年代,风光过,也有悲哀。一是战争,边人与僰人战争,王小波李顺农民起义,蒙古人攻击中原进川必经要道,战殁沙场,身遭涂炭。二是大自然水灾,在江边县城,哪有不遭水淹。羊马江得水,古蜀岷江,远青海高原水汇集沿途夏季瓢泼大雨狂奔而来,无数次被冲刷淹没。青城县已废弃,古城区就一片狼藉,古河道多年失修,羊马江自然改道,从古到今,河道已经向东偏移五六公里,形成了现在模样,徐家渡也没有在老地方了青城县古城全部坍塌,现有明显标志,杜家墩古遗址,瓦砾砖块高出地面三米,全部由泥沙覆盖,变为农田,农民耕种,稀疏散落的农民耕种这片土地,没有成为荒漠沙丘。 汉江源县至齐基县郡到青城县,跨越了多少年代,风光过,也有悲哀。一是战争,农民起义,蒙古人进川必经要道,战殁沙场,身遭涂炭。二是大自然水灾,在江边县城,哪有不遭水淹。羊马江得水,古蜀岷江,远青海高原水汇集沿途而下,历史上夏季羊马河岷江曾多次洪水,溢出羊马河,徐家渡也随紧跟岷江重建渡口。据百岁老人回忆,从古青城到对岸温江地盘约有3公里汪洋大海。唐代诗人岑参有诗云:“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因洪水废了青城县城。 古青城县的兴衰,于元十三年(1276)将岷江两岸县衙门青城与导江迁合为灌州,历经744年。但古渡船消失人间沿海中,现代化桥(2010年)公路交通车辆代替古渡船。 据说,晚清有一位诗人刘光旭《过青城县)》时诗咏:“江水带平沙,江天一望斜,即今余石垒,当日尽人家。城阙空山色,楼台逐浪花,沧桑几经变,古渡剩寒鸦”。青城县遭受水患后,淹没顺河而下的今都江堰和崇州部分地盘,当地的田地而成为滔滔江水,令人痛心悲哀。 历经沧桑巨变,青城废县消失了,留下历史文化记忆,依然蕴藏着厚重心里,人文故事中,传存至今。 古青城县没有了,她留下了古城遗址,杜家墩,在这块地方,由于都城瓦砾砖块堆积高出地面有三米至高,现硬化混凝土道路,高差已经缩小了,古城遗址建立古城遗址作为保护。 古城消失,人也消散,官员到其他地方任官,古城居民因水灾逃散,泥沙覆盖整个城,散落人群变为农民,重新操起农耕家具,在荒废城市中农耕,将古城变为良田,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七百多年。 经历了历史朝代变迁,地里环境的改变,政治体制转换,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推翻前面封建,买办,资产阶级统治,农民分得土地,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到个体承包制,这块土地发生前所有的变化,退耕还林,这里栽上了大片银杏树,桂花树,桃园林,瓜果林,城市景观木林,花盘木林,仅留了小片土地,种植蔬菜,根本不种粮食。 在古城社区,好像进入了城市公园,从前的乡村,带上风景面罩。桃花源的休闲,春天观光桃花盛开,四五六月份品尝仙桃的甜美,秋季看看银杏树枫叶,闻一闻桂花香气,猕猴桃的甜美。 平时浏览古城风光,听听看看古城地域,历史变迁,历朝代变换有战争,无杀戮的变迁,青城县发生的人和事:据《通志》中讲,青城县一带是“重叠险阻,外控四夷,昔人以为井陉之地”,井陉,所指山脉断裂的山口边缘地带。长乐山关味江边蜀王征战,《寰宇记》这样记载:“源出青城县西,长乐山下”。边塞征战,蜀王征剿西番驻军,“有野人挈壶酒以献”,蜀王觉得一壶酒自己独饮不好,就把倒进江中,“军士饮之皆醉,故名味江”的故事。地理决定了青城县是一个具有军事战略价值的地方,所以在历史上它曾经在此大量驻军,属于唐“镇静军”、宋“永康军”管辖的范围。《文献通考》 中记载这样一条文章:“前蜀析青城置永康县,宋因之。熙宁五年,废永康军,以青城县还隶州(指蜀州)”。这话中说明了青城县与永康军变迁有关。当时“军”有州县一样的行政设置,却和边塞军事有关,长官叫知军,有很大的军权。元代后这里又实行军屯,兵农合一,如《元史》记载中此地曾设置“砲手万户府军屯”,“置立于灌州青城县龙池乡,为户九十六名,为田一十六顷八十亩”;又设置“五路万户府军屯”,将“置立于灌州青城县之怀仁乡,为户一千一百六十一名,为田二百三顷一十七亩”,可见青城县战略重要位置不是一般。实际上,在青城县地盘上发生过不少战争,大多为汉人同蕃夷作战,以固边境。改朝换代的战争也有过一次,在元代中统九年(1268)宋蒙之之战,这场大战,数万大军对垒,血流成河。蒙古战将巴哈儿都,率军“战于青城,宋兵大败,夺所俘二千人还”。巴哈儿却为汉人,本名刘思敬,但从父辈起就投奔忽必烈,其父刘斌是灭夏之猛将,而他继承父业,转战南北,任西川副统军。蒙军打下四川,突破南宋坚固的西防线,巴哈儿都有很大的功劳。青城一破,屏障不存,成都平原犹如敞地,巴哈儿由此连破巴蜀诸城,“嘉、泸、叙、忠、涪诸部,及巴县筹胜、龟云、石笋等寨十九族,及西南夷五十六部,悉来降”故事。在《太平寰宇记》七十二卷,永康军时土特产产:“马鞭,草药有紫背龙芽,白背龙芽,大鹤仙,小鹤仙”。 青城县故事远不止这些,各朝代官员生活起居,农耕,江边洪水灾难故事,文人杜浦,李白,陆游,范成大故事。 最为使人感到自豪,莫过于花蕊夫人徐惠,后蜀国孟昶花蕊夫人生长的地方,现存花蕊湖,花蕊夫人故居遗址,花蕊夫人弹琴古琴台,花蕊夫人古庙化妆台出行当妃子地方,花蕊夫人长廊诗篇,古徐渡口达码头,现代岷江水的波涛。四通八的道路,可以观赏到段家老宅老井改造水池。告知后人,老宅主人搬迁走后,特立石碑一块。据当地人说,这个地方净水冬暖夏凉,清澈如镜。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位成都老板出七十万人民币买这里井水开发,当地村民婉言谢绝没有卖。保持一方水土,保持一方安宁,现将水井打造成水池供人观赏。 现代化社区,乡村城市公园,在当地社区努力下,正改变人们的生活,陆续建成古朴是成都西部院落。有的正在改造,有的建成。一家农户,建成现代式古色大院,进屋子前花园道路,具有西部特色山水装饰,独树一帜。小平房,四合院两天井组成,房屋约两百平米左右。房屋卧室、娱乐,读书房,厨房,客厅。除此之外,室外打造成休闲娱乐游乐园,小溪流水,古色古香,约有占地面积两百平米。其他村民房屋,别具一格,小型成都西部庭院,加承包耕地,菜地、林木,盘景,城市木林经济作物。利用木林养鸡鸭,鹅兔等,少数农民也养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