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外宣微记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全文请申请授权
今天,“精神鸦片(spiritual opium)”一词同时搅动了中外舆论场和股市。
“鸦片”二字对国人而言是个敏感词,很容易刺痛国人的神经,勾起那段屈辱历史的回忆。把“网络游戏”比作“精神鸦片”,则是典型的隐喻表达。
中国是讲精神文明的国家,央媒以“精神鸦片”喻“网络游戏”,用词不可谓不重,话语之中给人的暗示与联想不能不令人胆寒。
在文刀君看来,“精神鸦片”这个隐喻表达很有“肃杀”之气,令人联想到苏珊·桑塔格在《艾滋病及其隐喻》(AIDS and Its Metaphors)一书中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战争隐喻(military metaphor)”。
在苏珊看来,用“战争隐喻”描述疾病有两大弊端:
(1)It implicitly suggests the necessity of state-sponsored repression and violence. 暗示国家采取压制与暴力的必要性。
(2)It overdescribes ... and powerfully contributes to ... the stigmatizing of the ill. 过度描述,且极大地助长了(对患者)污名化。
与“战争隐喻”的弊端相似,把“网络游戏”比作“精神鸦片”,会给人要进行21世纪“虎门销烟”的联想与暗示,也是对网络游戏负面影响的过度描述,让网络游戏本身承受了不该承受的重量。
毫无疑问,网络游戏需要加强监管与规范,需要监管者、游戏开发者、家庭、学校等各各方面形成合力。但是,“精神鸦片”这个隐喻表达大有对网络游戏“釜底抽薪”“零容忍”的话语暗示。舆论场和股市同时躁动不安,自在情理之中,小小的隐喻“功不可没”。
人们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其实早已离不开隐喻。隐喻表达的一大好处是,简化措辞且形象生动,效果上能立竿见影。
然而,隐喻虽好,有些隐喻用起来却要慎重,尤其是能量巨大的平台,一词一句当小心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