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没想到。”8月24日,正在加紧编制规划方案的安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彭辉,仍难掩兴奋——8月中旬,省农业农村厅最终确定:在安岳县率先启动成德眉资同城化“菜篮子”保供基地。 这个夏天,拥有约3000万人口的成德眉资,不仅在交通、产业等领域的同城化之路走得蹄疾步稳。在事关市民日常生活的“菜篮子”方面,也有了“起手式”。 为啥建?降低夏季蔬菜断链风险,老旱区派上新用场 “主要突出夏季蔬菜。”提到安岳基地建设方向,成都益民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捷脱口而出。而这,也部分解释了拥有彭州这个全国著名蔬菜基地的成德眉资,为何还要开辟新蔬菜供给地的原因。 省农业农村厅副巡视员胡强解释,靠近成都主城区的彭州,主要采取“稻-菜”轮作模式,主要蔬菜产能集中在冬春季节。也正是如此,彭州才成为全国“南菜北运”和冬春蔬菜生产基地。但这里每年生产的1200万吨蔬菜中,冬春季节上市的叶子菜(青菜)占据绝大部分。业内公认,成德眉资的“菜篮子”体系,夏季蔬菜领域一直处于相对薄弱环节,容易受到洪涝灾害等气候变化影响。 不只是优化蔬菜供应结构和分散夏季蔬菜风险,满足城市居民更多蔬菜需求,也是动力之一。 统计显示,成德眉资4市的常住人口约3000万人,且城镇化率比例超出全省平均值。仅成都主城区和周边地区,冬春季节日消费蔬菜约3500吨。未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成德眉资的蔬菜消费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绣球”为何抛向安岳?“‘菜篮子’最重要的是稳定,我们能满足这个需要。”彭辉认为,首先,安岳距成德眉资最远也就200多公里,运输半径不算大,成本要素不算高。此外,安岳的自然禀赋优越,近年来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地处涪江和沱江分水岭的安岳,是四川有名的老旱区,多年来洪涝灾害发生烈度偏低。同时,毗河引水工程今年竣工后,困扰当地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缺水问题得到极大缓解。如此一来,布局安岳之后,断链风险较小。 怎么建?低效柠檬园区退出、改造,给蔬菜腾空间 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菜篮子”保供基地,刚起步执行阶段,便遇到不少挑战。 “安岳是个百万人口大县,也是个丘区农业县,财力很有限。”安岳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坦言,接到保供基地的“绣球”后,当地首先担心的就是“钱从哪里来”。 作为保供基地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成都的出手恰逢其时。李捷说,作为成都市区最大的蔬菜供应商和成都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平台企业之一,成都益民手里不只有市场,更有资金。 但钱怎么花,仍然考验各方智慧。“我们想搞订单农业,只要质量合格,我们就提供渠道。”李捷的计划是,手握销售渠道的成都益民,主要负责示范推广标准化种植与管理。同时,引导当地市场主体和农户配齐冷链物流设施。在此基础上,让安岳蔬菜“卖个好价钱”。为此,成都益民已选定耕作条件相对优越、位于安岳县乾龙镇的鱼龙山现代农业园周边,规划建设1500亩左右示范区。 但在安岳县看来,龙头企业的介入,只是解决了诸多难题的第一步。例如,安岳的原有特色产业是柠檬,如何与蔬菜基地建设相结合?安岳现有脱贫人口10余万人,如何借蔬菜基地建设机遇进一步增收? 安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参照彭州及省内外其他蔬菜基地经验,安岳的设想是,通过低效柠檬园区退出和改造,给蔬菜生产腾空间或者相结合,“比如,蔬菜和柠檬也可以间作”。同时,探索“国有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破解农户增收难题。 目前,从省级层面开始,四川已成立三级技术指导组。而安岳县层面计划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和园区管委会,“先把班子搭起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