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长沙地铁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在原有查验电子健康码基础上,对所有乘客增加查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登记未接种者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未接种原因等信息。引起了市民的反对,一篇网文《五问长沙地铁强制登记未接种疫苗个人信息》横空出世,立即受到热议。
没有想到的是,当天,就有消息称长沙地铁目前已经接到上级通知,明日(8月30日)起取消疫情接种情况查验和未接种人员信息登记,目前正连夜撤除相关告示、桌椅等相关设施。果然,据说澎湃新闻已经在现场核实。
自从接种新冠疫苗开始,不知发生了多少故事:家长不接种疫苗,学生不能报到;不接种疫苗导致感染的疫情,要负法律责任;有的地方则花钱招募接种新冠疫情人员。
最不可思议的是,几天前网上一条视频显示,工作人员送“苗”到田间,想霸王硬上弓不成,一位男性工作人员干脆下跪恳请大爷接种。网友说,老百姓竟然配了私人医生,啥时候才有这样的高干待遇了?
其实,变相强制接种疫苗一直不断变化方式,让老百姓眼花缭乱,越发应付不过来。现在,竟然变成了强制登记未接种疫苗个人信息,不登记就不能坐车出门了。
但凡有点常识,都知道强制登记未接种疫苗个人信息,不但与国家的自愿接种原则背道而驰,而且人为在重点场所增加聚集接触,增加爆发集中性疫情隐患,也与国家的防控疫情政策背道而驰。更重要的,还涉嫌违背《个人信息保护法》,属于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等等。
没错,防控疫情是目前的头等大事,但大事就可以无视法律吗?连法律可以随意被践踏,哪有什么不能随便践踏的?法律最大的特点就是刚性。防控疫情牵扯到14亿人,你践踏,他践踏,都不要法律,防控疫情岂不陷入无序和混乱?这样的防控疫情岂不更可怕吗?没有法治的社会岂不比病毒更让人恐惧?
中国防控疫情最终取得胜利绝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有些人觉得没有法律的限制和束缚好办事,见效快。但“负作用”更大。虽然治了这病,又生出了另外的病。越治,病越多,这样的治法能叫“治病”吗?“治病”变成了“治法”,需要法律就拿来,不用了就扔了,把法律当成“夜壶”,结局将是什么?
法治绝不是防控疫情的绊脚石,而是确保管控疫情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世界愈来愈感到,防控疫情必须在科学和法治的框架之下展露身手。否则,防控疫情就会走入歧路和“泥沼”。中国必须赶快把近二年来失去的找回来,而不是依然自以为是,继续不断“挥霍”和“丢弃”……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这次市民和网友提出意见后,长沙地铁当天就立即改正。法治是确保社会正常运转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律不能奉为圭臬,弃之如敝屣。在那种认为法律是防控疫情的负担,全国各地纷纷扔掉法律“轻装上阵”之际,唯独长沙地铁捡起了法律,值得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