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70|评论: 2

杜月笙的三碗面 被尊严拷问的西安地铁事件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杜月笙的三碗面 被尊严拷问的西安地铁事件

梅林夏冬

壹 西安地铁的尴尬事

昨天,一位来自西安的读友兼老兄微信询问,有没有想法写一写“地铁保安拖拽女乘客”事件?
我一直没有动笔,至于原因,最后提一下。
事情没有多复杂,可能大家都清楚。
8月30日下午,西安市一位郭姓的女乘客在乘坐地铁过程中,由于接打电话声音较大,引起了地铁另一男性乘客的不满,两人随即争吵,并随后产生了某种程度的肢体冲突。
西安地铁安保人员陈某某在进行维持秩序的过程中,要求郭女士离开车厢,遭到拒绝后,陈某某不顾郭女士的私人物品还在座位上,开始强行将其拖拽到车厢外,导致郭女士外衣脱落,身体大面积裸露。

这一过程被在场的市民用手机拍录后传送上网。
事件发酵的数日以来,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网民显示出了极大的愤慨。而各大媒体都相继发声。
《央视新闻》评论称:“不能‘各打五十大板’了事。”
《光明日报》也写道:“人可以被处罚,但不可以被羞辱……这起事件十分不堪且令人难以直视。”
9月2日,西安市纪委、市公安局发布调查通报称,乘客郭某与乘客陈某在地铁车厢内发生口角和轻微肢体冲突,地铁保安员陈某某到场制止双方冲突,要求两人下车,郭某拒绝下车,陈某某强行拉拽郭某下车,造成郭某部分身体暴露。
经查,郭某扰乱公共秩序,陈某某处置方法简单粗暴,存在拖拽行为,但尚不构成违法犯罪,停职处理。

贰 杜月笙的三碗面

以上大致为此事件的过程。
总体来说,西安官方处理此事也算及时到位——除了肇事保安被停职外,市纪委还主导对西安轨道交通集团及其运营分公司3人党内警告处分,1人调离工作岗位,2人诫勉谈话,1人谈话提醒。
这等处置规模和范围,也足够平复网络上的热议了,按照以往此类公众事件的常规故事剧本,大约也可以降温,进入历史清单了。
我大致关注了一下网络上对此事件的评论,发现一些现象。
从态度和立场上看,大多数媒体和网友对郭女士表示了同情,对西安地铁加以谴责——这种态度成为舆论的主旋律。
从评论或思考的角度,通常都从保安,或者说是从地铁公司的权力边界入手,进行个人的权力该如何得到保护之类的探讨。
以上都非常正确,评论和探讨也较为丰富,我就不再饶舌多述了。
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从西安地铁事件中,窥见当代人的另一种精神缺失。
作为当年的大亨之一,杜月笙在上海滩叱咤风云,但凡是前清遗老、军阀政客、两党高层、社会名流,乃至工商金融巨子,无不倾力结交,执礼甚恭。
这个出身卑微的乡巴佬和小混混在功成名就之后,总是一袭长衫,一柄折扇出现在公众面前,宛若一位先生,即使再热的天,也不肯将袖口挽高一点。
杜月笙能够在庙堂之上游刃有余,在江湖之中风生水起,不是没有他的过人之处。他说,人生要吃好三碗面:“体面、情面和场面”,只有他自己知道,挽起袖口,就会让当年做小混混时手臂上的刺青露出来——这会让他没了体面。

叁 三个没有体面的人

郭女士在地铁中打电话,自然难免受到行车过程中产生的高分贝噪音的干扰,不由自主的抬高自己的声音,这是中国人常见的一种场景。
体面的做法是,下了车再通话,有急事尽量使用微信或者短信,以文字的形式和外界保持交流,以免干扰到他人。
很显然,郭女士并没有领悟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才成为了冲突的原因。
冲突中的另一主角陈先生,听到了郭女士大声通话之后,体面的做法是温和提示,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者是一句轻声提醒,但他大概率是找到了权利被侵犯的愤怒,或者是优越感,进行了不友好的责备。
两个没有体面的人碰在一起,芥蒂就会很快升级。这时候,第三个不讲体面的人——粗暴蛮横的地铁保安出现了。

体面的地铁保安,非常懂得自己的权力边界和行为尺度在哪里,很显然,陈某某并没有体面的遵守这一戒律,让他成为视频中的一个不体面的主角。

面对保安的蛮横,甚至是非法粗暴的“劝离”,郭女士有若干种选择:
一是大事化小,果断离开;
二是记录处理保安的工牌姓名,保留进一步申诉的权力后,戴上私人物品离开;
三是必须要在现场讨回一个面子,或者说讨回一个公道。
第一种情况被视为“懦夫”,因为放弃了个人的权力;第二种情况较为理智,但申诉成本过高;郭女士天然的选择了第三种,但她没有预料到,她会被一个不讲体面的保安,拉入一个更没有体面的场景之中。
对于一个女性而言,还有什么比在镜头下当众被人扒光更不体面的事情呢?即使如此,郭女士还是选择了挣扎——很显然,她认为面子,才是体面。

肆 一群不讲情面的看客

须要感谢现场那个拍摄视频的乘客,他的行为让我们得以看到现场的事件全貌。
然而,出现在视频之中,或者未出现在视频之中的其他乘客,甚至包括西安地铁通告中提到的那些 “热心乘客”们,在这起事件之中,保持了一种如何的观瞻呢?
在我看来,这就要提一下杜月笙的第二碗面——情面。
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的杜月笙,对自己以绅士进行要求,所有的人并不称呼其什么官方职务、江湖领袖,而是淡淡的一句“杜先生”。此时的杜先生早已脱离了流氓本色,脱胎换骨,热心公益,助力教育,稳定地方,并且具有十足的正义感,为各界不平事主持公道。
当然,杜月笙不会去乘坐地铁,而地铁里的各色人等,也绝非杜月笙。
面对一位女士当众受辱,他们除了拍照,围观和热心帮助保安之外,只是一个个冷漠无情,或者麻木不仁的看客。
或者他们当中有对郭女士的共情者,如果在网络上看到这样的视频,也都会用键盘和鼠标进行谴责,但一旦到了事件发生的现场,情面就碎了一地。
没人愿意多管闲事,这才是最让人惋惜,甚至痛心之处。
譬如说那位陈先生,看到郭女士在地铁内打电话声音超大,认为缺乏公德,就管了把这场闲事,结果弄成这番局面,是不是闲事管的太多惹的祸端呢?

伍 地铁的不顾场面和新浪的太顾场面

早在事件发生第二天,西安地铁就已发布公告,称郭女士与人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严重影响了车厢内乘车秩序。列车安全员发现后立即进行劝阻,在多次劝离未果后,为确保车厢内乘车秩序,安保人员与其他热心乘客一起将该郭女士带离车厢。期间因郭女士反应激烈,拒不下车,为确保地铁行车安全,车站工作人员及时报警协助处置吧啦吧啦吧啦……
从事实来看,西安地铁将视频中的拖拽行为解释为“带离”,貌似自己的保安是乘客的大救星。而且,它睁眼说了瞎话——在冲突过程中,全程由保安陈某某处置,并没有报警。
公然撒谎,狡辩,西安地铁已不顾体面。

8月30日的事件告诉我们,保安非常擅长扒光女士的外衣;8月31日的通告又告诉我们,公司还很擅长扒光了自己。
舆情上网了,舆论炸锅了,事情闹大了,有人不高兴了——按照这个百颠不破的进程,必须让公众别再瞎哔哔,这就叫顾场面。
于是,新浪微博开始血腥“禛压”,一天竟然封闭关停了6000多个用户的微博账户——以炒作恶性事件的名义。
至于被当众羞辱的郭女士和被停职的陈保安,他们如何修复自己的内心创伤,这不是场面上能说的事,Who cares?

陆 洪洞县内无好人?

无论如何,公众场所大声喧哗通电话的不体面,和当众被人拖拽衣不掩体的不体面毫无逻辑关系,也极不对等。

在杜月笙的人生观中,“体面”是对自我约束而言的,“情面”是对他人而言的,即让与之交往者能获得足够的“体面”。
在“体面、情面、场面”这三碗面中,杜月笙将“体面”放到了首位,一定是认为这一点最重要。
到底什么是体面?
在现代文明社会之中,体面并不可以被简单理解为“面子”,而是作为社会人最基本的尊严——它“不值什么钱,但那却是我们唯一值得拥有的东西,是我们最后一寸领土,但在那一寸领土里,我们是籽油的。”
很多网友只是感性的从中看到了郭女士遭遇的不公,却忽略了很多理性的反思。
比如,典型的例子就是有的网友这样指责保安陈某某的粗暴行为:“这样霸道,你以为你是谁?”
这句话乍听起来没什么毛病,但细思起来更令人忧虑,因为这位网友的心理机制是:陈某某不可以这样做!因为你只是一个小小的保安!
这句话翻译过来,也可以是:“只要你是那谁谁,你再霸道我就没什么好说的!”
保安不可以拖拽,阿Sir就可以?
地铁公司不可以,公全力就可以?
这种对人的基本尊严的尊重是有前提、有条件、有对比、有选择的——如同东北某职业学校里的嚣张学姐张美玉深知,出了女生宿舍,她就是个P。

正是这种“等级化、特权化”的心理机制,构成了社会对人的基本尊严漠视的本因,而它恰好普遍存在于国人内心深处不易察觉的角落,它可以随时被一些外界的刺激在无知无觉无意识中激活,构成了其言行的基础素材。
现在回答一下文首预设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到现在才开始说这件事?
因为前两日已把几乎所有的笔力付诸极左思潮回归的李光满事件。
在我看来,这种极左思潮,乃至形态的回归是最为重大且令人不安的信号——我更愿意,也必须与之抗衡,因为我们应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包括地铁内外今天所有人的“不体面”,都是那个可悲时代留下的负资产。
在这个事件内外,大有一种“洪洞县内无好人”的悲凉。
看不清,理还乱——其实也是种幸福,因为看得太清太白,难免会有绝望感。
尽管如此,还是想说一句:人们之间的体面并不矛盾,反而是共同体。如果您同意,就让我们在逼仄而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的保持自己的“体面”,尽可能的回报给他人以“体面”。
好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9-5 16:58
农村跟城里处罚结果不一样,在大城市百分之一千保安会被拘留,保安没执法权。

发表于 2021-9-5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匿名者 发表于 2021-9-5 16:58
农村跟城里处罚结果不一样,在大城市百分之一千保安会被拘留,保安没执法权。

大城市也有很多人赞同保安的做法,他们分不清道德与法律的界限,自己讨厌、或者很多人讨厌的人和事就可以粗暴地“处罚”,而不管“处罚”合不合法、也不管执行处罚的人有没有执法资格。他们没想过假设有朝一日当这种粗暴简单不讲法律的“处罚”降临在他们自己或者家人身上时,是何种滋味。

赞同保安做法的人应该以中老年人居多,有的甚至是高校退休教师类的人物,这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法制精神的树立任重道远。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